地产市场的行情不是太了解,现在对方处在明处,我方处在暗处,最多算是若明若暗,谈具体问题容量陷进去,造成以后工作的被动。要抓紧时间介入情况,研究对策。”
任复兴说:“邱副处长和樊工的意见很好,我们可以稍晚一些与开发商见面,谭参谋已经把军队和地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有关政策、规定复印好了,发给每人一份,你们都认真地看一看。我们下一步还要抽时间到其他部队机关去,考察一下他们与地方合作建房的项目,重点是到他们已经建成和在建的住宅小区去看一看,掌握第一手资料。”
“老干部们对机关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问题都非常关心,询问有关情况的人很多。比如说,将来我们的房子建成了,一套大约需要多少钱?公家可以补帖多少?个人需要掏出多少?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别人问起来怎么回答。”汪泉使劲地抽着香烟,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别人。
任复兴说:“这个问题樊工讲讲吧!”
樊工说:“还是局长讲吧,我们听局长的!”
任复兴掐灭手中的香烟说:“我们建房子,就要让老干部们买得起房子,尽量压低成本,经济适用住房定价以后,公家只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地补助一部分,主要还是个人出资,如果成本过高,有的老干部除了住房补贴,可能把终生的储蓄用上都不够。”
汪泉听了任复兴的话,对谭森说:“没有房子想建房子,建了房子有有可能买不起房子,老谭,你们家钱多,帮我买一箱‘中华’烟让我抽死,再买一箱‘茅台’酒让我喝死算了,买烟买酒的钱等你也到了‘那边’的时候,我连本带利一块还给你。”
汪泉的话把大伙都说笑了。任复兴说:“我刚才讲这些话的意思,是想告诉大家,退休干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能力有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把房价压下来。综合部的领导也讲了,既然要建房,就要让干部们买得起房,住得上房。”
汪泉叹了一口气说:“我有个很近的老乡在一所大学里工作,现在是个博导,他去年在北京市郊区刚买了一套房子,将近两百个平方米,花了七八百万元。唉,人比人得死,可咱还得活着;货比货得扔,可咱还得留着。”
“不要灰心丧气,你比他强多了。”谭森说。
“他经常外出讲课,加上工资,一个月的收入是两三万块钱,我一个月的退休费才几千块钱,我怎么比他强多了?”汪泉奇怪地问谭森。
“我不是说比收入。”
“那比什么?比成就,人家是桃李满天下,我是废纸一书柜。”
谭森笑着说:“我是说比本事,他是个‘博导’,你是个‘驳不倒’。”
汪泉红着脸捅了谭森一拳说:“我讲正经的,你小子净打岔。”
谭森说:“我是与你说着玩的,马驾辕,驴拉套,狗见生人汪汪叫,各有各的作用。人的工作岗位不同,收入也不会一样,你看那些‘星’们、‘腕’们,现在对他们是进行了一些限制,以前在舞台上打个喷嚏都能够赚钱,放个响屁都有人出资,你能比吗?”
汪泉说:“你说这话我爱听,人家骑马咱骑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想想有些一起当兵的战友,有的转业了,有的复员了,城市的下岗待业,农村的外出打工,我们也应该是知足了。要说每个人的作用,似马也好,如驴也罢,反正咱俩都差不多,你没有听有些人讲吗,‘瞎参谋、烂干事、助理员混饭吃。’我们俩都是同一个类型的人。其实,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只要是能够吃饱穿暖心情好,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在职的时候,还讲身份、顾面子,退休以后都是老百姓一个,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该干什么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