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大爷我见过,他经常骑着三轮车在大院里喊:“有废品来卖!”听口音好像是个老乡。
老大爷今天似乎比以往显得年轻,黑瘦的脸上少了些胡须,衣服穿得也整齐一些。
我走上前去,刚想问他找我干什么,忽然看到他手中拿着的马长志送给我的那本小词典。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声说:“原来你是给我送词典的,谢谢你,谢谢你!你怎么知道这个词典是我的?”
“这上边有你的签名。”老大爷怔怔地望着我,低声说。
我从他手中接过小词典,从身上掏出一张百元人民币钱,递给他说:“这个小词典我已经珍藏了几十年,感谢你能够帮助我找回来,这点钱希望你能收下。”
老大爷搓着两只手,仍然怔怔地望着我,口中喃喃地说:“我不要钱!我不要钱!”
“不要客气,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把钱放在三轮车上,转身就要离开。
“皮猴!”老头在我身后高喊了一声。
好像是万里晴空一个炸雷。我“忽”地一下子转过身去,惊愕地看着面前的老人。
我上初中的时候,因为身材瘦小,又很调皮,同学们给我起了个外(绰)号:“皮猴”,三十多年了,我的这个外号从来没有再听到别人叫过,这个老人怎么会知道?
“我是马长志!”老头看我还楞在那里,声音颤抖地说。
“你,你是马长志?”几十年来,马长志在我头脑中已经定格为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怎么会是眼前这个形容憔悴、面目枯槁的老头。我觉得身上的血液似乎都凝固了,结结巴巴地问他。
老人家肯定地点点头,我抓住他的手,凝视着他,想从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找到当年马长志的影子。
在我家的沙发上,马长志手捧着我给他沏的龙井茶,满怀深情的望着我。记忆的游丝把他牵回到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
“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是我们班的班长,在同届三个班一百多名学生中,我的学习成绩名列前矛,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是上名牌大学的材料,我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文革”期间,我和我的同学们凭着一腔热血,把个人的前途置之度外,关心起国家的命运来。打打杀杀了一年多的时间,老师靠边,学校停课,我们都成了没娘的孩子,我回到农村和普通农民一样,整天把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日子。后来上大学采取推荐的办法,每年分到我们那里有限的几个名额,都被干部们抢去给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戚了,根本轮不到我们这些人。”
我往他茶杯里加些开水,听他继续讲。
“你参军以后寄给我的几封信,我都收到了,由于我当时心灰意冷,万念俱灭,情绪非常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也就没有给你回信。这些年我碌碌无为,随波逐流,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六十来岁的人了。现在农民的日子很难过,种粮食卖不了几个钱,买农药、化肥、种子的投入倒是不少。我和两个同乡结伴来这里收废品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三个人在市郊垃圾场旁边租了一间房子合住。没事的时候,我喜欢翻看废品中的书报,无意中看到这本小词典以后,我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我知道你就在北京市,而且还可能就在我常去的几个部队大院里工作,但是我并没有下决心找你,我不想打扰你平静的生活,也不想和你一起去翻看过去那些发黄的日历。”
马长志说到这里,眼睛里闪现着泪花,我从他手中接过茶杯,放在茶几上,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马长志舒了一口气,接着说:“一个人的路要靠自己去走,一个人的命运也靠自己来安排,我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不会怨天尤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