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前途,而是科研所的声誉,这一点让任春华很受感动。任春华虽然因为这件事负有领导责任而挨了批评,但他决心尽自己的可能给失足的年轻人一些帮助,也以此弥补自己对部属疏于管理的过错。
温长岭每次见了任春华的面都会哭一阵子,任春华看着痛哭流涕的老部下,心里有些许的安慰,对于一个人头脑中的污垢,用泪水比用肥皂洗得更干净。
任春华每次来监狱看到那些身陷囹圄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心里都会感到酸楚和震撼。这些原来在社会上自由生活的人,在失去自由之后,会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的罪行吗?重新获得自由以后能够痛改前非吗?那些年轻罪犯的家长对有这样的孩子作何感想?每当这个时候,任春华也都会想起有人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最起码的条件是:医院没病人,监狱没犯人。每当这个时候,他也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晓刚,只要他能正派做人,正常生活,当父母的就应当满足了,不一定非要他出人头地,干出什么大事业来。
与温长岭同在一个监狱服刑的犯人当中,有一个是任春华当年一起从基层调到北京的战友唐利宁,任春华原来与他的关系不是很好,主要是由于两个人观念不同,志向有异。
唐利宁调为副团职以后,由于不安于部队的清贫生活和想摆脱严格的纪律约束,加上在一次下部队检查工作时行为不检点而受到警告处分,他提出了转业。
脱去军装,唐利宁婉拒了地方政府让他当副处级调研员的安排,到一个业务相对独立的单位当了副职,为享受副处待遇的正科级领导。任春华当然知道他的心计,对于一个信奉有奶便是娘、有钱就是爹的人,他更看重的是金钱而不是职级。
转业一年之后,唐利宁与从农村随军的妻子离了婚,在城区买了一套二手房,从朋友那里借了一辆二手车,又找了一个“二手”女人做老婆。按说他是个非常‘二’的人,可他偏偏在单位里想当“一”,在正职脚下使绊子。
唐利宁单位的正职领导是个作风比较正派的干部,他看不惯唐利宁的一些做法,曾经对别人说过,单位里雇用的农民工比较多,唐利宁口口声声讲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可是对眼前打工的农民,不仅没有喊过一声“爹”,反而不择手段地压榨他们,被民工们称为“榨油机”。
唐利宁觉得正职对副职要求太严,放权太少,是自己获取经济利益的障碍和仕途上的绊脚石,与其你绊我还不如我绊你,用匿名信栽赃是他对正职使用的报复手段。
有油水的地方都是最滑的,唐利宁跌倒了,受贿罪和诬陷罪两罪并罚,如今他是头颅依旧在,官帽早无踪,成了温长岭的狱友。
任春华对有些事总是想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不懂道理的人很少,懂道理但不愿意按道理去做的人很多,干部的责任之一,就是带领群众按道理去做,如果干部不按道理去做,那他就是带头不讲道理,这样的干部多了,这个世界就要乱套。过去有些干部对上级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现在有些干部对上级的要求规定设法变通,还有些人比猴子都刁滑,你杀鸡给他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在一旁幸灾乐祸。当然,总想火中取栗的人,终有引火烧身的那一天。
由于是曾经的战友,任春华第一次来看望温长岭的时候,也顺便看望了唐利宁。在此之前,任春华听说唐利宁被审查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无悔意,直到办案人员审讯他的时候,他还依然像是法庭上的律师,振振有词,理由十足,为自己进行“无罪”辩护。
唐利宁见了任春华的面,只有惊讶,并不感到难为情。他的态度也让任春华惊讶,反而感到有些难为情。任春华心里在想,现在有些人违法乱纪不脸红,祸国殃民不脸红,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