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册子不大,约莫小32开的样子,看上去也不是很厚,有几十页。林书兰一眼扫过去,立即被吸引了,小册子的封面上,清晰地印着几行字:田中此书,神人共愤。但愿爱国同胞,阅后翻印,广为传播。最低限度,亦应读完全文,将原书转赠亲友。倘能照此去做,定卜多子多孙,福寿绵绵。否则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勿谓国之兴亡,毋预匹夫事也。
打开看,扉页是一张东三省铁路一览图。
再翻,标题都是这样的:“对满蒙之积极政策”、“满蒙并非支那领土”、“对支那移民侵入之防御”......
支那!这是对中国侮辱性的称呼!这TM是什么?!
前言是这样明确的文字表述:“对于满蒙积极政策已经议定。烦祈执奏。”满蒙、支那,这两个词一起出现,通常跟日本人跑不了关系,加上封面上的“田中”二字,可以确定这是日本人写的,“烦祈执奏”,应该是请求批准执行的意思。
然后在第一部分是这样的文字表述:”所谓满蒙者……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当世无其匹敌。我国因欲开拓其富源,以培养帝国永久之荣华……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TM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句话,让所有不敢背叛历史的中国人刻骨铭心。
《田中奏折》全称是《日本田中内阁侵略满蒙之积极政策》,全文只有六千多字,却是一本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对侵华行动作出了详细安排、周密部署的计划书。
林书兰手上的小册子,刊印的正是全本的《田中奏折》,竖排版,繁体字。林书兰快速的翻着,现代的她只知道个大概,连《田中奏折》的全称都不记得,更没有看过全文。
没想到,此时此刻,她能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林书兰心里涌动着莫名的情绪,小册子上的字象是印在她脑子里一样,每句话都那么清晰明了,而周遭的一切却变得遥远而模糊,她甚至觉得能“看到”自己一页一页翻过去的动作。
就好象灵魂已经出窍,就飘浮在上空......
她是历史的旁观者?还是组成部分呢?
小册子不厚,林书兰很快就翻到了最后,于是,她本已飘忽的神智,立刻清明起来:书的后面清晰地印着助印此文的集资徵信录,更重要的是时间,1931年10月!“九一八”事变发生不到一个月!
按照助印数量,由多至少,捐助人的名字写了五页。从助印3000本的南市通商银行同仁,助印2200本的实学通艺馆,助印1000本的周紫珊、刘蒋何,到助印10本的胡翼天等近200人及10余家工厂、商号名单,一一分类附列。
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危险时刻,为唤醒民众自助救亡,这些爱国人士不顾个人安危,公然将自己的名字和商号印在书上,这种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出资行善,更体现了一种凛然正气和勇敢无畏的民族气节。
那本小册子带给自己怎样的影响,林书兰此时还没意识到,她要注意的是柳家的人员伤情。
柳世文做为未来的当家人,是跟在父亲身边学习的。“九一八”前,奉天的铺子收了一批参,其中有难得一见的珍品,就是这批参给柳家招了祸。
奉天铺子的主事人,是柳家长孙,柳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