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虽不是舒玉凤亲生,但在旧式礼法上,是铁定的母女,此番死里逃生,跟着逃出来媳妇孩子们都迎在门口,辈份大的少不得上前拉着林书兰摸摸看看,流着泪感叹几句。每出现一张面孔,林书兰的脑子就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些东西,多得让她反应不过来,觉得迷迷糊糊的。
乱了一会儿,舒玉凤就道:“兰丫头这回是好利索了,娘儿几个就放心吧。晚上咱们包饺子,一个肉蛋儿的,算是接兰丫头回家。你们先忙着,让兰丫头看看她妈去。”
众人才醒应过来,人家母女经历死生一场,还没见面呢!连忙让开,旁边的孩子们听到舒玉凤说包饺子,再次欢呼雀跃起来。从那天夜里,黑灯瞎火的逃出来,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孩子就没怎么见过肉腥。
舒玉凤拿出几块大洋给本家兄弟舒成林的媳妇,这个还不到三十的媳妇儿怎么都不肯接:“大姐这是干什么,兰丫头迈了这么大一个坎,给她包顿饺子庆贺庆贺,还用你掏钱!
郑文喜的媳妇比舒玉凤大一岁,但郑文喜比舒玉凤小,就也跟着叫大姐,她性格稳重,人缘极好,这时作势推着舒玉凤和林书兰进门:“你们娘儿俩就进去好好说话,啥都甭管,吃饺子的时候我叫你。兰丫头这顿,我们当婶子的请了。”
成林媳妇是个爽快人,话说完转身就走,这会儿领着两个半大小子都快走出胡同口了。这些人都是老少两辈子的交情,舒玉凤也不矫情,领着林书兰往里边见亲妈去。
林书兰的生母何婉芝,九一八那天夜里,被两颗流弹打中了腿,伤了骨头,必须静养。因为忧心女儿,伤势总不见好,这时还想要去门口迎女儿,挣扎着要下地,把拦着她的三太太柳金娥累得满头大汗。
何婉芝二十岁时生下林书兰,现在不过三十六岁,可两颊瘦得陷下去,面色枯黄,眼角鱼尾纹清晰可见,泪水从血丝密布的眼睛里流下,朝林书兰伸出的双手枯瘦,青筋突起,看上去憔悴得与大她十岁多的舒玉凤不相上下。
林书兰的记忆里,“九一八”前,她还是风韵犹存的少妇,身材略丰,肌肤白润,一双恰到好处的清澈凤眼缓和了过于秀气的口鼻,几缕纤弱在端庄下若隐若现,温婉美人一个。短短四十几天,竟至如此…..
蓦地,林书兰意识到了眼前这个女人的心境:自己受了枪伤,也算在生死线上打了个滚,她全心依赖的丈夫在那个枪炮声震天动地,人心慌乱的夜晚,绝决地拿着枪走了,至今生死不明;她唯一可依靠的女儿,美丽、优秀让她骄傲的女儿,躺在医院几十天,医生束手无策,只有一死。
林书兰心生不忍,这个可怜的女人还不知道她的宝贝女儿是真的不在了。林书兰靠上前去,紧紧地把何婉芝抱在怀里。
直到这时,亢奋了半天的何婉芝才“哇”地一声,嚎哭出声。四天前得知女儿醒转,油锅里煎着一样的心才好受了一些。林书兰昏迷的那些天,谁去医院舒玉凤都不许,张口就是:“去干什么?又不是最后一面!我看着呢,你们都把自己顾好喽!”噎的人啥话说不出来。
再看舒玉凤那神色,瞧着平静,眼神却亮得吓人。以文喜媳妇为首的几个,是跟她几十年过下来的人,忙不迭地站在舒玉凤这边劝着。
象这样眼神晶亮,却神色平静的舒玉凤,最老资格的文喜媳妇也只见过一次,当年那后果……不想也罢。
何婉芝对舒玉凤,是骨子里的服从,自己动不了,见不到女儿的面,就忍不住胡思乱想,女儿残了?瘫了?她以后日子怎么过?直想得心神无力,头目昏昏,却怎么都止不住。
现在女儿好端端地走进来,结结实实地抱在自己的怀里,何婉芝这是喜极而泣,多日的惶恐心痛渲泄出来,这一哭,真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