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禹幼言摇摇头,“先师未曾说明,只是,既是师傅临终前的叮咛,民女唯有遵从!”
刘淮微微皱起了眉头,“那岂不是让朕失信于你?”
“陛下言重了!”禹幼言深鞠一躬,“陛下寻了民女十五年,又专程来此,足见陛下的诚意,只是民女有师命在身,恐怕要辜负圣恩了!”
刘淮想了想,道,“也罢,既然如此,朕也不便勉强!只是,朕还有一件事想问问大巫!”
“陛下请说!”
“太子将来能顺利登基吗?或者,大汉将来的国君会是当今的太子吗?”
禹幼言面露疑惑,反问道,“陛下如此发问,究竟是希望太子顺利登基呢?还是不希望太子顺利登基?”
刘淮微微一愣,“自然是希望他顺利登基!”
禹幼言淡淡一笑,“那陛下是担心有人阻碍太子?或者……取而代之?”
刘淮一听,吓得脸都白了,“会……这样吗?”他一脸惊恐地看着禹幼言,希望她给出一个否定的回答,然而,禹幼言只是淡淡一笑,“陛下,兹事体大,民女岂敢妄言?”
刘淮一听,立刻不高兴了,这女子这样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目的何在,仅仅是为了惹恼自己吗?听口气,她一定是知道点什么的,碍于身份,刘淮只能是愠怒地瞪着她,“朕会登基为帝是你说的,如今朕只是想知道太子是否能顺利登基,你却拿这种话来搪塞朕!”
“陛下息怒,民女刚才说了,您登基为帝那是天意,民女在合适的时间告诉您,助您成事,这叫顺应天意,而今,太子的未来一切尚未定数,大汉将来的君主是谁,这当中还有很大的变数,此时我若是向陛下透露什么,那便是泄露了天机,此事关系到大汉的国运,时机尚未成熟,民女实在不敢妄言!”
“一切尚未定数?”刘淮重复着她的话,“太子已封,储君已立,何来尚属未知之数一说?”
禹幼言嘴角微微上翘,“陛下,恕民女直言,太子殿下并没有帝王之相!”
刘淮强压着不悦,道,“可是很多著名旳相士都说太子是个仁慈善良的人,将来必定是个仁君!”
禹幼言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是真仁慈,还是真伪善,陛下心中有数,民女不必多说!再者,光有仁慈善良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是个好皇帝!至于那些相士……若是他们对陛下说了实话,哪里还能活命?”
刘淮嘴角浮起一丝冷笑,“那你如此出言不逊,你就不怕朕杀了你?”
“陛下苦心找寻民女十五年,又不远千里亲自登门,不就是为了听句真话吗?”
“你既然什么都清楚,就给朕一句实在话!”
“该说的民女已经说了,请陛下不要再苦苦逼问了!”
“那你告诉朕,时机什么时候才成熟?”
禹幼言见刘淮丝毫没有放弃追问的意思,话锋一转,“陛下如此急切想要预知未来,是否是担心自己千秋之后,天下易主?”
她冰冷的目光射向皇帝,脸上带着一丝笃定和得意。刘淮没想到她居然问的那么直接,可她说的的的确确是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朔王行事诡秘,丞相权倾朝野,二皇子虎视眈眈,其他皇子、妃嫔和权臣之间是否有勾结也不得而知,太子只靠自己的仁慈善良是肯定坐不稳这个皇位的!他之前问的那么隐晦,就是不希望这些事情被人觉察,结果现在被赤裸裸地说出来,感觉自己的一点小秘密都毫无保留地被禹幼言看的透透的,有那么一瞬间,他对禹幼言起了杀心!
禹幼言见他不发话,笑道,“民女既然敢直言,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民女之所以愿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