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达到400点以上,但从往期记录来看,如果是第一次参赛的提督,往往最后的得分会在300分以下,倒不一定说这些提督水准不行,更多的原因应该是不太适应这种急促的风格所致。
但实际上真正战况紧急的时候,这种比赛中设计的情况很可能就在真实的战场上发生,所以说在这个项目上能获得好成绩的提督,自然也就拥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
顺带一提,安桐的主要对手岛田中校的最佳成绩是480分,位列历史第三;而第二位则是张杉的500分;至于最高的记录,是一位叫做耿纳的提督创下的,他在三年前的一次活动中豪取了780点贡献,比历张杉的500点多了整整280点,也就意味着多完成了3次难度4任务和一次难度3任务...
不过耿纳这个名字听起来总觉得有点耳熟的样子?安桐顺手上网一搜,好家伙,此人隶属北美战区,军衔中将,以擅长长途奔袭著称,外号长腿老爹,世界排名为...第五位?
这根本就是个bigseven啊!甚至是个比李娜娜排名还高的bigseven,而此人在被调去北美战区之前,曾经短暂的在冲绳分区呆过一小段时间,而这个记录就是在那个时候创下的,不过他当时的世界排名只有第9位,还没成为真正的bigseven,但手头的舰队实力和提督本人的底蕴已然有了bigseven的雏形,创下这般的记录自然也就卜过份了。
“嘿,有意思...”安桐看着历年记录榜排名榜首的耿纳那鲜红刺目的780点,很自然的就把目标换在了他身上,至于岛田的480分?谁在乎?面对真正的新手这个点数可能还有些压迫力,但是对于安桐来说的话...他手头那些方案就没有一份是低于了这个点数的。
不过这些方案里面也没有一个是高于了780点的,因为这个假想模板的舰队实力距离当时的耿纳还是差距有些远,这种硬实力的差距很难用数学手段去弥补。
但是可以用科技手段去弥补!
有了780点这个衡量标准,安桐很快的就把方案进行了一番筛选,其中一些虽然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很高的方案被他放弃了,因为点数太低,最后留下的只有两套方案,一份最后的计算结果是630点,而另一份则只有400点出头。
这份630点的方案制定得极为详细,同时也是在极限条件下尽可能兼顾了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甚至在方案的最后,还有一段饱含苍劲的中文:“尤莉是个好姑娘,你可要珍惜了。”这居然还是用毛笔手写的?这种书写工具现在居然还有?
安桐:“???”
好吧,总之抛开最后这段莫名其妙的劝诫,这份方案是安桐用起来最为方便的,他只需要稍加修改,就能稳赢岛田,但想要挑战耿纳的记录,可能就有点麻烦了,恐怕得全盘推翻重做才行。
至于最后那份400点的方案,他本来是所有方案里面效率最差的一份,甚至比岛田的最佳纪录还低了,然而安桐把它挑出来却不是因为要和之前那份进行对比,而是因为这份方案的时间比起其他方案要少了整整3个小时!
这是一份非常有趣的方案,里面既有其他方案共有的分流与整合,也有很多人采用的多线开花,更有一次出击完成多个任务的极限统筹,甚至就连别人不愿意选择的长时间护送方案都选择了进来,只因为这条护送航线上有可能会有额外的几次低难度战斗。
像有可能,或许,大概这些不准确的用语,是极少出现在军事方案里面的,即使一定出现了,也务必要先估算具体概率,这样才方便执行者和决策者进行最后的判断,也会显得更加专业。但是纵观这份方案,全篇上下出现了好多次这样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