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暗黑大宋 > 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九更)

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九更)(3 / 3)

前那种撒种籽式的种植长势更旺盛。

宋朝重视内治与文治,所以范仲淹提出重农桑,但喊口号不行的,你得推出一些实际的方法,否则喊与不喊有什么区别?这个重农桑不要说宋朝,春秋战国就有人喊出来了。

因此蔡挺听闻后,立即带着庆州大大小小的官员过来察看。

“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蔡挺赞扬道。

其他官员一起额首。

往小里说,如果两季都不受影响,每户人家那怕增收几百斤粮食,一些极端贫困户就不会挨饿。往大里说,如果推广开始,一户增收五石粮食,整个北方就会增产两三千万石粮食,粮食就不会出现危机。

或者摊于西北,若是陕西推广,整个陕西一年就会增加几百石粮食,那怕朝廷用钱购买吧,这个增产的粮食也能将军粮勉强保住了,那得节省多少钱帛?

其意义不可估量。

但是蔡挺仍疏忽了,这种移载意义岂止如此?

以前种豆粟,是往地里撒种子,一个坑里能撒上五六粒种子,但粟的根系就那么大,往往有三四株高梁幼苗得活,然后就在这有限的面积里争肥争水,如何能高产?

但现在这种单株移载,只有一株苗,那么它可以尽情地吸引土壤里的营养与水份,并且因为它开始长在小田里,弱苗就可以摘除出来不用,还有呢,幼苗是长在肥沃的营养钵里面,因此它的根系从小时候便开始往下扎,移到大田后,它的根可以扎得更深,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营养与水份。而非是象以前那样,因为下层土壤板结,根系只能向表面的土壤延伸。

王巨略略说了其意义,但有的没有说,因为说了大家也未必能弄懂。除非他那本更深层次的数学书出来,里面对一些物理化学地理知识做了简介后,大家又读了,又反思了,然后再说,才能明白。

并且它产量会增加到多少,王巨心中也没有底。

反正这种方法,比以前一季种植还会增产。

“若此,功莫大矣。”

“蔡公,也不能想得那么乐观,两季种植本来费工,这一来会更费工,为了鼓励百姓用这个方法种植,春天时下官不知磨破了多少嘴皮子。再看整个北方,都缺少水源,更缺少耕牛,所以还是薄种广收的年代,即便朝廷推广,也不会有很多百姓选择这种方法去种植。除非整个北方大兴水利,然后象下官这样,不将牛计入户等,甚至饲养耕牛者,还给予一些奖励,鼓励百姓积极饲养耕牛。”

说易行难,就是这两项条款执行下去,得花多少钱帛,得减少多少赋税?

蔡挺笑容渐渐敛去。

“蔡公,秋后庄稼收获了再说吧,并且那时收成出来了,才有说服力,说不定那时会是喜上加喜。”

“哈哈,也是,这也是老夫前来的第二件事。”(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状元郎 五代风华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