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帝国的良心 > 第二十九章 冬天的电报

第二十九章 冬天的电报(2 / 3)

醉了的大山团团转,醉了的小河……小河……呀伊耶……”

歌未唱完,阿什库出溜到桌子下面,睡着了。

晚宴于是结束,男人们把醉倒的打鹿人搬回宿舍。炕足够大,多睡个人毫无问题。

次日,阿什库早早起床,不见丝毫宿醉的憔悴。他吃了两碗野菜肉饺子,赶着马拉爬犁离去。

第三日,阿什库带着开拓团的一辆拖拉机和两个保安队员来到。他们不仅带来240元现金,一台磅秤,许多空麻袋,还免费赠送流放者一车的大白菜。

这一天在紧张的粮食装袋、过磅中度过,下午保安队员开着拖拉机满载而归。

阿什库则带了几个流放者去县上购物。因为交通工具(三架爬犁)所限,考虑到拉货,只能选三个人。

被拘在荒野上整整一年,接触真实社会的放风机会相当难得。但大伙仍然互相谦让一番,最终选定了吴锐、林茜、晋桐三人。

他们早就规划好了每一分卖粮款的花费去向,农具、食物、调味品、图书、报刊……还有最重要的电报!

跨省电报可不便宜,每个字要付给电报公司一毛二分钱!

一路穿越冰雪。傍晚时分,阿什库与三名犯人来到逊河镇。在镇上歇息一晚。

次日清晨的第一站,是电报所。

林茜在方格纸上填写了一份简短的加密电文,收报人是远在帝京的东方瑟。

无形的电磁波携着流放者的期盼,一路跨过山川河流,经几个中转站转发,到达帝京电报公司。

电报从机房里送出,投递员接过电文,跨上自行车,拼命蹬起踏板,来到收报人居住的南锣鼓巷。

这里自明清起就是大富大贵之地,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

清朝覆灭,大齐兴起,也未能减少南锣鼓巷的繁华。只要一街之隔的旧皇城依然存在,就少不了显贵在此扎堆置业,努力贴近那红墙金瓦!

东方瑟家的宅邸是二十年前修起来的,虽然中西合璧、雍容典雅,但对熟悉京城地理的投递员来说,只能算毫无底蕴的暴发户。

东方家产业集中在文娱方面,早年靠夜总会起家,十分叫人看不起。后来,东方瑟的父亲投资设立报馆、印书馆,前几年又进军新兴的唱片、无声电影等行当,才渐渐洗白了出身,变成文化人。

东方瑟出身优渥,才学俱佳,更投身政治,也算上流社会的一号人物。但他风流之名太盛,爱好八卦谣言的百姓多半把他看成纨绔子弟。

投递员在东方家宅邸前下车,按动门边电铃。

仆人应门,签收了电报,快步走过宽敞的园林大院,进入宅邸中部的西式洋房,将报文交给女仆。

女仆将电报放在银盘上,单手端起,上到二楼,敲响书房紧闭的木门。自东方老爷子过世,这间代表家主权威的房间便成为东方瑟的私人领地。

“老爷,有电报。”

“进来吧。”

女仆这才推门而入,低着头,双手高举银盘,奉上电报。

东方瑟,这位“东方文娱集团”的年轻掌控者,外貌英俊、神情温和。

他拆开电文,疑惑地“嗯?”了一声。

电文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汉字组合,排列规律倒有些意外的熟悉。

挥手让女仆出去,他转身从书架取出一本许久没有翻过的《新修明史》。

“解码本呵,还好没忘当初的约定!”

他俯身桌面几分钟,把密文译出:“北荒故友要事求助,如肯帮忙,请速回电,茜。”

最新小说: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五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