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中日第一战 > 第四十节国书何在

第四十节国书何在(1 / 2)

第四十节国书何在

皇帝德并二仪,泽流四海,以王慕化,故遣行人来此宣谕。

----裴世清

裴世清出使倭国的路线是:先到达百济,行至竹岛,向南可以望见舭罗国(耽罗国)。经过大海中的都斯麻国(对马岛),向东到达一支国(壹岐岛)、竹斯国(筑紫国),再向东来到秦王国(风俗与中华相同,《隋书》编撰者认为可能是夷洲)。又经过十余个倭国的附属国,来到倭国的都城邪马台。

按照隋朝专业官员的记载:老裴一行是在陆上行进了六千里,然后在海上航行了七千里,终于抵达了倭国。

公元608年,隋朝大业四年的八月三日,隋朝使团在日本皇室的隆重欢迎下进入奈良城。《隋书·东夷传》记下了当年的盛况:倭王遣小德河辈台,从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后十日,又遣天礼哥多毗,从二百余骑效劳。

厩户王子亲自带人迎接,如果当时有最佳影帝奖,厩户自然当仁不让。其谦虚道:“我听说大隋在我国之西,乃礼义文明之邦;我则区区岛国,偏居海隅,不识礼仪,孤陋寡闻,以至久不相见。今贵客远来,特意清扫道路,装饰馆会,以待大使,希望听到来自泱泱大国的文明教化。”

裴世清则以大国口吻回答说:“皇帝德并二仪,泽流四海,以王慕化,故遣行人来此宣谕。”

虽然双方说的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是厩户的热情程度完全是一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远方亲人盼望而至的态度。所以,倭方给隋朝使团的感觉很好。

隋朝使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交上大隋皇帝亲笔答复的国书。

那么,国书在哪里?本来国书是给老裴保管或者小野保管都行的。但是一离开大隋国境,小野说是要早些领会“圣人可汗”的旨意,就请求国书由其先行拜读、保管。

不用伤精费神地保管国书,老裴求之不得。于是,国书交由小野保管。

安顿好隋朝使团后,厩户找到了小野说:“小野君,一路辛苦,大隋天子回答我们的国书在哪里?写了点什么?”

“启禀殿下,属下无能、该死,我们路过百济国的时候遇到山贼抢劫,慌乱之中,国书丢了。”

“什么?那么多的金银珠宝等赏赐礼品都没丢,偏偏丢了国书?”

“是的。”

“那么大隋的国书里写了什么?”

小野叩头在地,沉默不语。对于外交大臣来说,丢失国书在当时,无论哪个国家都是死罪。

厩户是聪明人,见是此种情况,几乎全明白了。在他把倭国国王也自称天子与隋朝平起平坐之时,他已经想到了数种可能的情况。

“哈,哈,哈,好,好,好,小野君不避风浪,不畏艰险,出使大隋,劳苦功高,我自然会禀明女王陛下,为你请功的。”厩户不再多言,长笑而去。

为什么小野妹子不用掉脑袋,反而厩户还要升小野的官呢?

这自然和杨广亲笔所写的国书内容有关,该国书全面否认了倭国与隋朝平起平坐的地位,还大加指责、恐吓倭国。这样的一封国书交给倭国女王,就算这位妇女修养很好,更年期中的脾气很好,那么她也会很不高兴。

而且中华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开始,就一直是倭国的宗主国,多次册封倭国君王。如果这封国书公开了,那么从大处来说,完全会动摇女王的王位动摇,造成倭国整个政局的天崩地裂。

况且厩户虽然很厉害,但是在朝中也并非是一手遮天。作为同为执政的贵族大臣苏我马子可是同厩户明争暗斗的头号政敌。

本来厩户是有可能继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状元郎 神话版三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五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