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科幻灵异 > 深层心理学 > 第三章 梦中飞翔

第三章 梦中飞翔(2 / 3)

嶙峋的奇山;有人喜欢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欢广袤无垠的草原。

这些环境容易使人心情畅快,感觉刺激。

但是,儿童却不同。

他们喜欢大自然的环境,并无任何条件。

仅仅是本能地喜欢而已。

就像你看到一个小孩蹲在地上玩蚂蚁一样。

也许会觉得索然无味。

或者觉得离你自己太过遥远。

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那就是一个充满着无穷乐趣的小世界。

正是这种无苛刻条件制约的快乐,孩子们的生活才是无忧无虑的。

每时每地都能轻易产生快乐。

而很多成人则不同。

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对这些大自然赋予的、免费地山水快乐已毫无感觉。

必须寻求一些强烈地都市或幻想刺激,才能够激活麻木的心灵。

但是,他们的内心的纯真并未真正泯灭。

在梦中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由此可见:飞行梦的感觉,就是体会大自然那份无条件快乐的感觉。

也许,一些成人会对这种快乐嗤之以鼻:“难道还要我们像小孩那样在山水间奔来奔去吗?太幼稚了!”

如果这样想,并无什么不对。

只是他们关注的仅仅是快乐的形式,而忽视其内在。

那些乐观开朗的成人,之所以比一般的成人要快乐。

就是因为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几乎在每个环境都能产生快乐。

这里所指的环境,偏重于自然环境,而非人文环境。

事实上,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痛苦、紧张和困惑,就是因为太过关注人文环境,而忽视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就是源自儿时在山水间获得的那种无条件快乐。

如果一个人对太过熟悉的环境(比如说家乡)感觉压抑和乏味,是因为他对家乡的人过度”妥协”了,过度”熟络”了.应保持最初对他们的一份好奇心,周围的环境才会重新唤起他的好奇和探索心,才不会感觉索然无味,而想要逃离.

对飞行梦的理解到此,似乎就是这个结果。

但是,这还不是令人满意的。

因为虽然已找到山水之乐,但“飞行”之乐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记忆。

要理解“飞行”之乐,不如先来了解另一个梦“悬空梦”。

根据我的了解,这个梦也是比较普遍的梦,很多人都做过。

在梦中,做梦者会感觉无比地无助、惊恐、空洞。

梦醒后才有一种踏实感。

在上一卷“肮脏与恐惧”那章,我解释过:恐高症者是因为没有深入吸气,导致腹部没有正常膨胀,造成的一种空洞感。

但恐高却又是他们的一种潜意识愿望:先感受那种高空的恐惧感觉,吸气中断,腹部收缩;回到地面的过程中,开始吸气,腹部膨胀;落地后,呼气,腹部收缩。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呼吸的过程——一种本能地快感。

之所以对待悬空既是一种恐惧,又是一种愿望。

是因为做梦者的心理已成病态;或虽未成病态,人格已趋病态。

所以只能借助高与低这两个极端来感受呼吸的本能快感。

所以,他们的潜意识本能机制会在无形中来治疗这种病态——用低空飞行梦来平衡高空悬梦。

具体来说就是:低空飞行那种流畅感,

最新小说: 火海求生:神级基因进化之旅 最强野心家 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海克斯系统! 网游:魅力值点太高,怪看我的眼神有点不对 网游之箭神无双 篮球之神潮人 拥有骑砍面板的我在权游国度乱杀 简化升级条件,从召唤蚁族开始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我一个肉盾,杀怪奖励万倍攻速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