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武侠修真 > 大明仙人 > 第二十七章 天劫临身胸有竹,大明涅槃风波难

第二十七章 天劫临身胸有竹,大明涅槃风波难(2 / 4)

明似乎一下子就站在了天下群情汹汹的风口浪尖。

因为王阳明从秦代开始一直讲到伪朝元末。将历代兴衰直指了问题的核心——土地和人口,贫富和兼并。

王朝始建,往往多年征战,人口十去其七。这个时候,土地充足,兼并不兴。而且民心思安,当朝的开过君主无一不是马上皇帝,深知民间疾苦,往往也会努力抑制兼并,所以往往这个时间会成为王朝的兴盛期。

然后随着人口的增长,财富的增加,王朝只要不出大问题,往往会迎来鼎盛之世。

但成也人口,败也人口。当人口日众,土地有限的承载到达极限的时候,民众也往往因为天灾人祸,失去土地,沦为佃户流民。无数的豪强士绅兼并土地,而且不交赋税,且朝廷的税赋转移到了小民头上,更是使得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朝廷税收的减少也会加大军制的败坏,使得朝廷无力也无钱去镇压流民的暴动。

到最后,王朝覆灭,天下大乱,直到迎来又一个循环。

王阳明此言一出,怎么能不把自己摆在了天下权贵的对立面?

大部分的读书人一直可都是以正义自居,以王朝的维护者顶梁柱和老百姓的代言人自居。王阳明却直指他们才是王朝衰亡,百姓受苦的源头。这下可就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反对者众多,包括很多读书人。支持者少,大多都是比较年轻的士子和平民百姓。。

正德皇帝很偶然地知道这本书。一见之下就爱不释手,更以世之大贤称呼王阳明。讨伐宁王时候的那一点小小芥蒂也很快烟消云散。

天下兴亡原来并不都是因为昏君啊!底下的士绅权贵才是王朝衰亡的根本。怎么能不让正德皇帝如闻天籁?他可是一直被下面骂成昏君的。

听说正德皇帝得道了这本书之后,如获至宝。很难得地自己翻起史书来了,还让几位阁老轮流给自己讲史。

正德皇帝自以为看到了历史的另外一面。于是特意宣召王阳阳进宫讲课。

听说君臣相谈甚欢,直到三天后,才在群臣的进谏下,怏怏不舍地把王阳明放出了宫。

听说,正德皇帝还有意让王阳明作为自己太子的老师。

这什么地位?这是妥妥地明日阁老,首辅大臣。

可旨意还没下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就突然引爆了京师。

太子突然身患怪病,太医们素手无策。

更奇怪的是,第二天,正德皇帝便意外落水,掉进了荷花池内,一病不起。

宫廷里几个剩余的权宦,包括剩余的七虎,立马就被抓了起来,打入了死牢。

朝廷内外戒严,连云华都再也进出不了宫廷了。

更奇怪地是,一道圣旨责令云华前往玄光观为皇上和太子祈福!

全天下都闻到了浓浓地阴谋味道。但谁也不敢说。

朝廷文武难得地站在了一起,表示全是意外,皇上的身体不过受了些寒气了而已。

但一道将王阳明贬广西柳州的的旨意,无异于坐实了民间的阴谋论。

王阳明尤为伤心,自己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可以施展抱负,一改大明痼疾,却突然被一场阴谋弄得雨打风吹去。

王阳明心丧若死地去见了自己的父亲。宦海沉浮几十载的前礼部尚书王华。

王华也老了。自己的儿子站在了天下士绅的对立面,他也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哪怕他早已不在官场。可那一封封的昔日同僚,故友的信件,无一不是在劝自己让王阳明悬崖勒马。

王华想起了自己儿子小时候那个奇怪的志向——成圣。

最新小说: 混在大巫中的人族 洪荒:我混沌钟,开局撞击鸿钧! 诛仙:晚年躺平系统,剑开天门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诛仙:大地皇者,轩辕镇世 诛仙:我诛仙剑主,剑开天门 统御龙庭 诛仙:我以魔血染青云! 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 问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