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看于悦没有反驳,点点头说:“好,你划算,到时候辛苦。”俩兄弟满客套。于悦看不懂是他俩本来的相处方式就如此还是因为两个人的老婆都在这里不得不装得客套点。四个人在一起到时候于悦多是帮忙煮茶倒茶,芳芳亦放不开打趣说笑。于悦的婚纱照相册就在芳芳面前的茶几上放着,这几天来的人多,大家图个新鲜都会翻看评论一番,而现在一晚上座谈下来,芳芳都没有伸手去翻,于悦有点惊讶于芳芳的稳实,换成自己是怎么都做不到的,去别的新娘那,即便是礼貌客气,也会顺手翻开看看的,更何况当时世翟他们结婚,于悦都是一直关注并从头欣赏到尾的。
“出门”是当地的习俗,意喻“出阁”,即把新娘子从娘家迎接到夫家,完成出嫁仪式成为夫家人,出阁礼那天娘家会办酒席,而时间一般会选在半夜的某个吉时,“出门”仪式完成后新婚夫妇要合食一只小母鸡,算是合卺。第二天才是结婚典礼,也就是夫家的宴席,那时候新娘便以夫家新人的身份迎接客人。于悦出门的时间是半夜一点多,闺蜜美美特地回家乡陪于悦出嫁,在外漂泊多年的美美不停感慨说,“女儿养这么大就到别人家去了“,她比新娘子还落寞伤感,于悦不接美美的话,幽幽地说,“突然不想结婚了。”美美白她一眼,“半夜发什么神经,不要任性了。”于悦沉默不语,那一刻,她心里岂止是不想结婚,连小城也不想呆了。谁都没睡着,等到一点多,夫家的人放着礼炮一路走进来,于悦一身红衣,说起来于悦自己看了都害怕,她心里竟想起《灵气迫人》里红衣女鬼的凄怨来,不禁寒颤一下。出门的时候长辈们千交代万交代说不能回头。可走出来不远后听到夫家的人议论“怎么门还没关上”时于悦忍不住回头撇了一眼自家大门。原来,当地有哭嫁习俗,女孩子“出门”时必以落泪谢过娘家恩情,同时也暗示从此与娘家不相为谋另起炉灶了。于悦早在私底下哭过,当着大家的面她反而很轻松的说,“不要这么痛苦,隔着两百米,我会经常回来陪你们的啦“。接着,新娘子出门后娘家就要关上自家的大门,以示“身后无路,永结同心”,乡下有些更落后的地方还要泼一盆水,以示“覆水难收,回头无岸”,于悦不知道,自己一出门妈妈和几个舅妈就哭了起来,大妈们亦感同身受五味杂陈。直到于悦一众走出巷口拐了弯见不到人之后爸妈才关上大门。礼数都是极传统,于悦世元不是特潮的人,又都在父母的羽翼下,轻举妄动必定带来无尽的埋怨和啰嗦,何必!
第二天娘家人都成了“客人”,父母是不出席的,来的是于悦的舅姑姨表,还好有美美,她是伴娘,亦是优秀的闺蜜。早上起得迟是怕孤单,也是在等美美来陪伴,那姿态就像封建社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少妇”,连自己都嫌弃起来。午饭以后就看大家忙进忙出,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开始穿衣打扮,唯有这一项是让于悦放松的。于悦爱美,穿衣打扮讲究端庄素雅大方得体,有其母必有其女,从小耳濡目染了,只是家教甚严,高中毕业前唯一的首饰就是手表,长年的上衣下裤,热裤不让穿,连裙子都没几条,妈说穿裙子骑单车上学不检点。到了大学,对穿衣打扮自成风格的于悦很快就上手了,内敛中一丝休闲风,清雅气。早早的打扮好,小两口就到酒店门口迎接客人了,那天晚上大家都对于悦都赞不绝口,许多人言下之意就跟钱世元捡了个大便宜似的。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可说得多了,钱世元心里亦有一丝不悦。于悦看在心里,反而更加谦虚。除了两人同事同学和于悦亲戚朋友,世元家来的大部分都是鲜少见世面的乡下人,有些是一大家子老老小小一个不落都来了,鼻涕横流拉拉扯扯,实在不雅。宴后,两人的同学朋友都上丽都闹洞房,一大群人到了丽都坐下,不想夫家竟无一人跟来热菜热酒,端茶倒水招待客人。无奈之下,新娘子系起了围裙,还好有美美帮忙。刘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