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一个小男孩扶着,拄着拐棍身体颤抖的来到了这个会场:“你说你的老师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是吗,我就想问问你,他书房、绘画、吟诗这三样中哪一样能超过我?”
看见这个老人王献之一个愣神:“许伯父,你不是十年前就身体不佳病故了吗?”
“并不是,俗世的烦恼大多了,我只是想抛开一切关系归隐山林,带着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们抚养着他们长大成人……”老人说着身体颤抖着,在那个小男孩的拍着背的情况下一阵咳嗽:“只不过我可能感觉到,我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才出来把该了结的全都了结了,到时候我也能安安分分的走了……”
这个老人是当年自己父亲王羲之和谢家的家住谢安的结义大哥,他一身文学,精通琴棋书画,曾经给了王羲之和谢安许多的帮助,可他一辈子隐居,曾经说过终身不仕,不管皇上怎么下诏他就是不从。
在古代有如此大文学,又决绝当官的风雅之士,被认为是不畏权势,不贪图名利,不计较得失,机会被所有人认为是高尚的崇高的伟人,许询是萧山的一位传奇人物,虽然由于隐居名声不响,但却让无数文人雅士所敬仰。
如今听到许询年老体衰,还收养了一群孤儿,照顾他们,这就更让在场王谢两家的大臣们心中敬仰了。
这个老人及其威严,浑身带着一股仙风道骨之气,在场的人无论官大官小,所有人都用一股敬意的眼神望着他。
许询不咸不淡的看着王献之:“献之啊,当年你父亲要我当你的老师,可你想都没想就回了我一封拒绝信,可如今呢,你居然拜了一个前秦人为师,据我所知这个人追逐名利,先是搞了一个酒楼走起了生意,后用一个叫什么爱慕劈死的东西贿丨赂了苻坚买了官,没有真才实学,只为图名利,这可是让我搞不懂了……”
“许伯父有所不知,我的老师是一个心中有天地的一个人,我们知道他一般都知道,而我们不知道他也知道!”
“简直夸大其词!”
祝英台在家比较无聊,对古典文学祝英台一项比较感兴趣,所以郑前就带上了穿着三件套的祝英台来到了会场。郑前让自己的马夫陈涛看着马车和里面的一箱子冰柜儿和一箱子冰糖葫芦,这两箱子是郑前准备的新品。
王玄之也能称呼郑前为先生了,不管怎么说郑前的绘画技巧属于独门绝技,当得起王玄之这一声先生。
不过郑前的性格王玄之在王献之的口中也有一点了解了,不会当缩头乌龟,郑前毕竟是前秦人,最后东晋和前秦基本闹翻,东晋的大臣往往看不上属于暴发户的前秦蛮夷,郑前要是跟里面的人起了冲突就不好了。
所以王玄之还在嘱咐着郑前:“郑先生,里面有许多重臣,还请你说话的时候要多注意一点,还有你也要多担待,毕竟这里不是你的地盘前秦天中,在天中可能谁也顶不上你一句话,但这里的人不一定都会听你的……”
郑前淡淡的应允了一声:“懂。”
王玄之说的没有错,在天中即便是皇帝苻坚也没有本事否决自己的命令,因为百姓们只听自己的,根本不在乎什么上级领到。
进了青叶楼的时候,郑前便感觉一股不寻常的气氛,所有人用不善的眼神都盯着自己。不过也有一些青年男子的眼神还是若有若无的盯着祝英台,盯着别人老婆很没有礼貌,尤其是在这个朝代。所以即便是祝英台五官精致,皮肤白皙,透亮,他们也不能直勾勾的盯着看,看完了祝英台在一回头看自己老婆,就有点掉价了。
祝英台底子好,五官精致,加上皮肤底子好,又适合白皮肤,这样用了高档香奈儿化妆品之后,本来就是极品的祝英台提高了不仅一个档次,最开始认识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