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大概,是在三年之后的某一天。
根据老侯的算法,走走停停,以第三境巅峰的乌鲗枝的速度,从那个国度到这里,要走五个月左右的时间;至于那个国度,地图上也只能看到老侯所居住的那个岛,据说还有其它两座,但老侯都没去过,地图上也就没有。
这个岛有多大,因为他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很小,也只能估算,据他的观察和估计,这岛怕方圆有数万丈,几乎和他出身的道统延庆宗差不多大。
第一次来此的时候,他看到琵琶鮟,就知道岛上有外来的修仙者,而且会驯妖之法,当时他很开心,因为前段时间,他背着第一位年轻人,救下了一位和悟空一样,被龙吸潮带来的修仙者,将其安置另一座岛上,本来想悟空能带那人回去,也算是老侯给自己积下的功德。
不想那琵琶鮟跟咎不净和悟空时间久了,脾气见涨,公然对乌鲗枝叫嚣,被二人一妖联手,瞬间给灭了;当时老侯也没太在意,了不得同悟空解释一下,让他自己再找一头就是了;到了木屋之后,老侯就发现了悟空,见看阵法粗糙,境界不高,便觉有些失望。
后来追上之后,见悟空的手段,希望又燃,但乌鲗枝和年轻人在场,他不能明说,后年轻人应劫,而他受神魂中的禁制限制,不能对比自己身份高的人出手,也不能放悟空离开,便一直暗示悟空,先杀了乌鲗枝,结果悟空是误打误撞地做到了,可惜却脚底抹油——溜了!
老侯不是追不上他,而是不能追,一个畎舍、一个喑目死了,这可是件大事,他要赶快去悟空知道的另一个岛上去报信,那乌鲗枝哥哥知道后,就马上赶过来了,后来的事悟空就都知道了。
最后,他希望悟空能看在同族的份儿上,救那位修仙者一把,因为这个国度的人,对外来的人都很仇视,一抓到就会被种下禁制当成伏驮。在玉简中,他到是没有提将他骨灰送回去的要求,也许是因为与悟空不熟,觉得用口述的方式请求,才显得有礼貌的原因。
……
悟空全部看完之后,心情有些唏嘘,这老侯只因一步走错,就落得如此境地,看来真是要坚守本心,不能行差踏错,到时再想回头,怕已是悔之晚矣。
收拾了心情,将地图录入系统,悟空开始研究起老侯留下的心得和感悟来了。如今到是不用太着急,那一人一妖已经走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回来,先学会水行之力的应用方法,以后也多个自保的手段。
这感悟说穿了就是将水行本源之力融入魂魄之中,形成类似水生妖魔的天赋神通、或是魔纹之骨,如此一来,就可以加强对水行之力的感悟,以及可以自由地在水中穿行。
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首先要知道融入的原理,否则贸然相融,不但魂魄会受到损伤,还会白白浪费水行本源;老侯说的要为他讲解的内容,就是这方面的,因为悟空现身的晚,所以只能录入玉简,让他自己参悟了。
就在这时,水位地魂和龟蛇传来了消息,老侯给他的水行之力纯是纯,就是有很多怨念在,刚刚悟空心神全在玉简之上,没有注意,体内的符箓之文已经自主出来化解了,但悟空这个“主人”不在,效率不高。
悟空听了之后,觉得这才是正常的,要是一点儿弊端都没有,类似的功法早就大行其道了。这件事显然更重要,悟空收拾好心神,唤醒阿七和地藏王菩萨,一起化解水行本源里的怨念。
不想这一化解,就是三个月,看来老侯的杀孽造得不少,怪不得会甘心赎罪。
这期间悟空出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去找自己收服的那头琵琶鮟,不想已经不见了,也不知是在乱战的时候应劫了,还是因为这么长时间没有联系它,自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