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是知道弟弟一张嘴是多能辩的,所以提前举出范例堵嘴。
嬴成蟜气结,这就是在说他菜啊,说他菜啊!
但他也晓得这时候拿出各人天赋不同这套说辞是徒增笑耳,于是只能揪住最初说法不停碎碎念:“那兄长你也比我多三罐,三罐,三罐!”
嬴政见状笑得更大声了,弟弟这幅发脾气的小模样也很可爱啊。
在得了嬴成蟜一记白眼后才缓缓收敛,低下头想了想试探性性地问道:“华阳大母爱你灵巧懂事,你大可随我多去几次,想来华阳大母也不会吝啬这点赏赐。”
嬴成蟜仍旧回以白眼,但这回抛白眼的动作要隐蔽得多。
还是那句话,在嬴子楚嗝屁之前,嬴成蟜与嬴政的政治基本盘是不同的。
韩系,乃至于赵系外戚可以因为力量比不上楚系外戚,嬴成蟜年龄排行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捏着鼻子忍受最大的投资品嬴成蟜改变方向,朝着嬴政靠拢。
但只要嬴子楚没死,夏太后还能依靠秦王生母的身份给予这两国的外戚政治支持和声援,他们就不会放弃保持自我独立性,也绝不会容忍嬴成蟜彻底倒向嬴政。
哪怕只是多去几趟华阳太后宫中。
嬴政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其实话方出口他就意识到了不妥,但心中又存在着侥幸。
试试又不掉块肉,万一成功了呢,他可是非常看中弟弟这个助力。
结果真是失败得有够彻底的。
众所周知,人在尴尬的时候会假装自己很忙。
嬴政也未能逃脱这一定律,仅是愣神偏科就挥手招来了仆役,借机会对嬴成蟜隔空喊话:“兄弟当同甘共苦,你家公子在勤练武艺,我也不能静坐观望。去取觚来,我练字陪着你家公子。”
觚(音同咕)是时下的一种书写用具,多由松木、杨木等轻软木所制,长约一尺,削成三棱、四棱、乃至于多棱柱状,在棱面上书写记录。
当书写完成后,可以用刀刮去表面墨迹层继续使用,所以在学堂、尤其是练字是被广泛使用。
汉朝识字教材《急就篇》中开篇就提到:“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说文解字》中也说:“觚,八棱木,可书也。”
是的,相较于要经过选竹、裁截、剖片、杀青与刮削平整等一系列繁杂工序的竹简,觚的使用范围要更广泛一些。
对于嬴政的示好,嬴成蟜的回应是张弓搭箭,将箭壶里最后一支箭钉在了草靶上,然后默默去拔箭。
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吃,真把他当小孩哄啊!
又双叒叕被弟弟忽视的嬴政:硬了硬了,拳头硬了。
弟弟就该一天打三遍!
不过嬴政还是记得自己今日来的目的。
待到仆役送来了品相完美的觚,练了几列字平复心绪后,这才闲话家常般问道:“蟜弟,你性子疏懒,不喜交际,我托你之事又非得寻一流才士方可稍改,所以你控制门客数量,对他们设定标准我都可以理解。
“可你怎么把考核一事摆到明面上了。须知有才之士大多性高,你上次还同我将燕昭王千金市马骨,为邹衍拥慧开道,方能使得贤士毕聚之事,怎么轮到你自己时却大反其道?”
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那当然是为天下一统后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做铺垫啊。
战国的主旋律是争,争地、争人、争资源,所以各国求才的姿态才会如此低,要求才会如此松。
等到天下一统,主旋律就得换成资源的获取与分配,考试相对来说是说最为公平直观的了。
而且这在秦国也是有成例可寻。学室(秦国官方培养基层文吏的学校)中有岁课(年度考核)制度,最优等称为最,最差等称为殿。
连续两年得到殿的评价,就会被逐出学室,失去成为吏员的资格。
只不过出于对士人的优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