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日守灵,宗颖是守了全程的,哪怕有岳飞等人的帮忙,他也是每日跪了至少十个时辰的,短短几日,整个人消瘦得厉害。赵端一来,就看到他正坐在一堆东西中发呆,整个人好像被抽去了三魂七魄。“你收拾东西做什么?"她吃惊问道。
宗颍回过神来,勉强笑说着:“我爹之前就跟我说过,今后回家读书去,我打算辞官。”
他顿了顿,盯着外面热烈的日光,只觉得眼睛刺痛:“我也看不惯那个杜充,不想和他公事,虽只有短短两年,但我也是真的累了……我很多年没见我妻儿了,我有一个女儿比公主还小……
“是我爹年满六十致仕那一年生的,那是宣和元年,爹当时挂名差使是主管南京应天府鸿庆宫,退居东阳,我爹很喜欢那个小孙女的。”他说的有些无序混乱,整个人脸上带着笑来,可眼睛却又格外通红。“结果我爹这人太刚直了,当年三月就因为高延昭那些人诬陷我爹改建登州的神霄宫办法不得当,结果就被革职办罪,送往镇江府编管,这一去就是三年,直到宣和四年十一月,皇帝举行郊祀,实行大赦,我爹才得恩自便,被差派监镇江酒税,叙宣教郎。”
赵端仔细听着宗颍无法言喻的悲伤。
多年前的分别,虽然人马迢迢,但总有盼头,可今后阴阳两隔,却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宗颍突然笑了笑,手舞足蹈比划着:“我女儿就没见过她祖父呢,去年我爹送了个东西过去,她还问′这是谁送的啊,都是囡囡喜欢的耶',哎呀,真是被人笑话死了,我,有点想她了,说不定这个小没良心的把我也忘记……“宣和六年的春天,我爹升任巴州通判,我也跟着收拾包裹去找我爹了,我女儿还抱着我的腿大哭呢,后来,我们就再也没见过呢,我一直跟在我爹身边,这么多年了,他想他的大儿子,我想我的小女儿。”赵端安静听着他絮絮叨叨,毫无逻辑的话。其实宗颍除了那天大雨的时候大哭过一场,后面就再也没有留下一滴眼泪。许多时候,宗颍总让人感觉黏黏糊糊,做事磨磨唧唧的,性格瞻前顾后,实在算不上是一个有多杀伐果断的人,也完全不像宗泽的孩子,可那时他还是鲜活的,快乐的。
“我爹真的……不要我了。“许久之后,他轻轻地哽咽了一声,如是说道。赵端倏地沉默了。
许久之前,两人无聊打趣,相互讥讽的话,却在此刻,再也没有人能抚慰这样的痛楚。
“你太累了。“赵端叹气,把他手中的书册拿起来放在一侧的案桌上,片亥刻后温柔说道,“若是你真的想走,那就走吧。”宗颍怔怔地看着她。
“我也希望你能……随心。“赵端认真说道。宗颍的眼眶瞬间红到能滴血一般。
记忆中的小公主不知何时被眼前这样沉稳果断的模样所代替,当年那个狼狈落魄逃难,畏惧不安的人自那次河阳之战后,再也不复存在。曾经被道观屋檐庇护的小娘子,在汴京风雨飘摇的剧变中不知不觉长大了。而他,却还迟迟躲在他爹的庇护下毫无出息,乃至如今骤然感受到风雨,却只想着逃避。
他默默低下头,第一次无声地留下泪来。
赵端把自己的肩膀递了过去,非常大人模样的说道:“我的借你靠靠。宗颍被那话一怼,一下子就哭不出来,只能盯着公主的肩膀,随后看向公主认真的小表情,有一瞬间的哭笑不得。
一一公主还是一如既往地爱促狭人。
赵端和他四目相对,随后非常霸气把他的脑袋按自己肩膀上,大大咧咧说道:“哭哭哭,咱们悄悄哭,哭完了还有别的事情呢。”宗颍面无表情拔出自己的脑袋,胆大包天说道:“公主还是一如既往地过分啊。”
一一谁家好人是这么安慰人的。
赵端挠脸,也有点不高兴:“哎,你这人怎么一如既然地讨厌啊,我安慰你呢。”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