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队陆续到达指定位置,对敌军先遣部队形成了包围之势。欣砌站在指挥机甲的驾驶舱内,通过全息显示屏观察着战场态势。
“所有单位注意,按照预定计划发起攻击。”欣砌下达了他军事生涯中第一个真正的作战命令,“目标全歼敌军先遣部队,不让一人逃脱。”
随着攻击命令的下达,山地角族的机甲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聚能场增强的能量武器在森林中划出道道蓝光,而平原角族的先遣部队完全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突然的打击。
“敌军开始反击!”前线传来战况报告,“他们试图向北方突围!”
“第四小队立即前往北方阻击。”欣砌迅速做出反应,“不能让敌军逃脱,否则会暴露我们的作战意图。”
预备队的及时投入有效封闭了敌军的退路。平原角族的先遣部队发现自己已经被完全包围,只能就地组织防御。但在装备劣势和人数劣势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的抵抗很快就被瓦解了。
“战斗结束,敌军先遣部队全部被歼。”前线指挥官向欣砌报告战果,“我军缴获敌军机甲十二台。”
这个结果让欣砌感到振奋,但译高提醒他不要过于乐观“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敌军主力很快就会赶到,而且他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存在。”
果然,不到一个小时后,侦察兵就报告了新的敌情“敌军主力部队出现,规模约三百五十人,正在快速向龙鸣岭推进。看起来他们已经发现了先遣部队被歼的消息。”
欣砌重新分析战场形势。敌军主力的到来改变了力量对比,虽然己方在装备上仍有优势,但数量差距缩小了。更重要的是,敌军现在处于高度警戒状态,想要再次实施突然攻击已经不太可能。
“我们撤回,利用地形优势组织防御。”欣砌做出了战术调整,“让敌军来攻击我们,在防御中消耗他们的力量。”
这个决策显示了欣砌战术思维的成熟。面对不利的态势,他没有贸然硬拼,而是选择了更加稳妥的防御策略。
龙鸣岭的地形确实适合防御作战。高地的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坡,只有北面有一条相对平缓的通道。欣砌将主力部队部署在这条通道上,利用交叉火力构建了坚固的防线。
“在悬崖边设置狙击点。”欣砌继续完善防御部署,“利用高度优势压制敌军。在通道两侧布置地雷,迟滞敌军推进速度。”
这些都是译高传授给他的防御战术。虽然年轻,但欣砌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不仅能够理解这些战术的原理,还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作战中。
“敌军开始攻山了。”前沿观察哨报告敌情,“他们采用了分批次攻击的战术,第一波约八十人,正在向我们的防线推进。”
平原角族的指挥官科莫显然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没有选择一拥而上的蛮力攻击,而是采用了更加稳健的分批攻击策略。这样既能够测试防守方的火力配置,又能够保存主力的实力。
“让他们上来。”欣砌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等到他们进入最佳射程再开火。”
耐心等待是一个优秀指挥官必备的素质。欣砌虽然年轻,但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成熟。他没有因为紧张而过早暴露火力,而是静静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当敌军推进到距离防线三百米时,欣砌终于下达了开火命令“现在攻击!”
山地角族的防线瞬间爆发出猛烈的火力。聚能场增强的能量武器比传统武器威力更大,射程更远。蓝色的能量束在山坡上织成了一张密集的火网。
“第一波攻击被击退。”前线指挥官兴奋地报告,“敌军损失惨重,正在向山下撤退。”
但欣砌知道这只是开始。经验丰富的敌军指挥官不可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攻击,他们一定会寻找新的突破口。
“加强侧翼警戒。”欣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