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九字楷书“大明万历二十一年制”,字体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刀笔相合中隐隐有大师风范。
最后在古墨的侧方钤有一方篆书章,为“程大约印”。
古墨按制作方法与材质可分为松烟墨与油烟墨,为什么带个烟字,明代宋应星在他的名著《天工开物》中有解释“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由此可以得知,墨前面的烟字,指烧木头或者油料,以取得黑颜色的碳黑。
松烟墨又称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是用松枝以及松木烧烟制成,因为这玩意太浪费木材,得来不易所以很珍贵。
宋代晁贯之在《墨经》中这样描述:“自昔东山之松,性质沉重,品惟上上,然今不复有,今其所有者,才十余岁之松。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写道:“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矣。”
由此可见,在宋代松烟墨就很难得了。
相比松烟墨,油烟墨的制作要简单些,成本也低。
油烟墨是用桐油、麻油,动物油脂等烧烟制成,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属于量大管饱的类型。
当然,油烟墨也有名贵型的,比如加入香料、麝香、冰片等名贵中药制出的墨,也是质地优良。
但古人的书画绝对离不开松烟墨,用松烟墨写字永不褪色,千载存真。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粲生光。北窗时有凉风至,闲写黄庭一两张。
“沈愈啊沈愈,运气一旦来了,真是躲也躲不掉啊!”
沈愈想要做到静气凝神,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证明现在的他开心的很。
无它,谁捡到宝贝都得笑。
沈愈对于古墨没有什么太深的研究,但他知道这程大约指的就是明代制墨宗师程君房。
专注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那就是艺术巨匠。
程君房便是如此!
董其昌对其的评价是:“百年以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墨达百年可化金,是古代程君房墨的价格,一锭古墨与一块同等重量的黄金一个价格,但现在得翻十倍。
墨无定制,亦无定式。
所以古墨的形状很多,为了便于研磨大部分是长方形,牛舌形,圆柱形等。
沈愈去年参加高古拍卖行举办的杂项专场拍卖会,一锭牛舌形清代制砚名家的松烟古墨,拍出了一百一十万的高价。
今天得到的这锭明代制墨宗师的古墨,价格只会比其高不会比其低。
至于宝光为什么显示的是蚕豆般大小,可能是因为这是块残墨,右角边缘处有一小块缺损,实话讲对古墨的整体美观确实是有些影响。
不过古墨收藏有虽残犹宝的说法,对价格影响却是微乎其微。
陈墨为宝,墨越古越香。
但有一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就是古墨造假的却很少,沈愈想来想去,也只能说是因为技术达不到吧。
赵茹珍在古玩指南中对古墨真假有详细的描述:“凡古玩多伪制,惟墨则否。盖墨重质而不重名。质之佳者非名物亦贵,劣者虽名制,亦不值钱。
“非若其他古玩,伪制者,可以得无穷之利。而墨则不然,作伪亦无所获,亦不能多得厚利。”
这意思就是说任何古董都有很多赝品,但古墨却不是这样,古墨这东西贵贱全看质量,质量好的墨锭纵然不是古墨那价值也很高,反过来,质量不好哪怕刻上制墨名家的字号也没用。
既然这锭古墨拥有宝光那肯定是程君房墨无疑了,况且谁吃饱撑的,把赝品古墨这么费劲的装进字画的地杆中?
松烟墨锭为文房四宝之一,制作很复杂,大致分为烧木、和料、制作、晾干、描金这五步。
烧木就是把松木松枝放入窑中点火燃烧,最终目的是入窑刮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