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这一条过了,今天上午的录音结束了。”
“配得不错。”
随着配音导演的一句赞赏。
姜月长舒了一口气,微微鞠躬,这才从录音棚里走了出来。
“怎么样,今天正式录音,感觉我们星辰的录音方式有没有什么不同?”
随着工作结束,星辰游戏的配音导演许航,笑着和姜月搭上了话。
正常情况许航很少和声优闲聊。
毕竟他的工作也很忙,但再过两天就是新版本的集中配音阶段,许航怕姜月适应不了,所以才刻意多聊了几句。
“确..确实感觉有些不一样,但又说不出来..”
但凡是站在星辰游戏的录音棚内多呆了几个小时的人,都会明显感觉到,星辰游戏的录音流程和其他公司有些不同。
对于姜月这样的之前系统学习过,又去许多游戏录音现场有过录音经验的人来说,这种感知会更明显一些。
听到姜月的话,许航补了一句。
“你是不是感觉,在我们这里念台词要自然一些?”
一说自然两个字,姜月猛猛点头。
“对,就是这个感觉!”
对于声优来说,“自然”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因为这里的自然不是说声优用正常的语气说话。
而是说声优演绎出来的效果,让人感觉是角色在正常的说话。
这一点在日本是声优的基本功,但在当下的国内,能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
一方面国内部分配音演员过度追求磁性声线、字正腔圆,经常导致“全员播音腔”。
另一方面,此时国内的游戏圈,往往配音导演的水平也不怎么样。
只知道萝莉就要萝莉音,御姐就要御姐音,因此听起来就非常别扭,给人一种所有角色都在“演戏”的感觉。
这些整体而言,都可以统称为“人”的问题。
不过国内游戏配音之所以拉胯,就是因为不仅仅是人的问题,配音流程也有问题。
同样是配音,国际主流,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美,全都是采用“先配音后作画”模式。
如此一来声优就可以根据分镜即兴发挥,甚至可以增减台词,因为整个动画的制作流程就是先配音,然后动画师再匹配口型。
而国内的配音圈子却完全不同。
动画也好,游戏也罢。
基本上就是对着台词念,声优没有任何任何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个小细节,其实也是声优配着别扭,观众听着更别扭的原因之一。
前世一个很有名的日本声优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过这件事,说是在配国内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的时候。
他和很多声优都因为要适配口型,配的非常吃力。
要知道《罗小黑战记》在日本上映的时候,那声优阵容...花泽香菜,宫野真守,樱井孝宏,杉田智和,松冈祯丞,丰崎爱生,水濑祈。
可都是一线声优。
他们都配着难受,能说出“非常吃力”这样的话。
可见即便是对日本顶级声优“看图说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日本尚且如此,就更别提本身配音水平就差点意思的国内声优了。
这属于是本来玩游戏就菜,一上来还非要开困难模式。
有时候,一些国产动画,国产游戏,里那些尬的不行的台词,往往就是因为要“对口型”所以,必须按照剧本一字一句的读。
在这样的环境下,能配出自然的感觉,不说完全没可能吧,反正也是很困难。
当然..
整个业界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主要还是因为“惯性”,整体国产游戏开发商,无论是传统游戏,还是二次元游戏。
对文案的重视度其实都不高,或者说是非常低。
文案都不怎么被重视,和文案配套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