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尹遥盘算了下,赤豆薯绩糕用料简单,又用不到猪油、鸡子一类的荤食材,算下来倒也还是有的赚,便爽快应下了。她还主动提出来,会试做几样其他的素糕饼,到时也一道儿送过去。告别了韦郎君夫妻和僧人们,尹遥回家简单收拾了一番,便往南市铺子去了。
最近陆娘子的百花酥手法学得差不多了,尹遥便把铺子里零售的莲花酥,都换成了百花酥。
今日刚开张一个时辰,便卖出去十来盒,比以往售卖莲花酥时一整日的销量还多。
听着罗珊娜眉飞色舞的汇报,尹遥心中有数,估摸着是前段时间的预订单,经过客户们的往来赠送,收礼人觉得不错,便还会又来购买,然后再二次、三次地扩散开来,也算得上是一种“口口相传”吧。如今糕饼生意既已步上了正轨,尹遥也打算开始筹备下一步的经营。这间铺子她已盘下一个月了,平日里除了他人代售和在门面处售卖糕饼外,铺子里面的一整间堂屋,却是一点儿都没利用上。主要因为她当时手上银钱吃紧,实在是没钱筹备,不过最近好了,靠着售卖年节糕饼,她又攒下了十来贯钱,正好把能堂食的“沈记私房菜"提上日程。尹遥向来说干就干,跟舅母和罗珊娜交代了一声,她便离开铺子,往南市的匠作牙行去了。
唐代的工匠也被称作"百工”,包括各类掌握技法的手工业者,其中又有官匠和民匠之分。
官匠顾名思义,是受到官府管辖、平日里也只为官府服务的工匠,行宫殿建造、兵器铸造、官窑瓷器烧制等诸事。
至于民匠,则是相对独立的手工业者,其中比如铁匠、木匠之类,还会在市面上开设铺子,靠手艺赚取银钱。
不过尹遥这回想装修铺子,要寻的则是泥瓦匠和漆匠,这些匠人却没有铺子,一般都是由匠作牙行代为居中和介绍生意。结果她到了匠作牙行,跟牙人一聊才发现个之前没想过的大问题:民间有讲究元月不能动土,因此这些从事房屋修建的匠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停下活计返乡守岁,牙人如今手头儿根本就没人!尹遥无奈了,虽说她这只是个小工程,不过是刷刷墙、糊糊窗子、修整下地面之类的,本算不上什么动土之事。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人就是没人,牙人也没法儿大变几个活人给她…从牙行出来,尹遥站在街边思量了半天,毕竞时间不等人,若等到元月结束才开始装修,除了工期之外,还要再加上散味儿的时间,那要拖到何时?算了,求人不如求己,她干脆跑到杂货行,订了几袋锻石粉,又买了两柄刷子,准备回去自个儿刷墙了。
尹遥还苦中作乐地寻思着:不请人也好,至少省钱了,省下的钱去打口大铁锅,不比什么都强?
锻石粉店家会送货上门,她便只拎着两把刷子,路过胡家店时又绕了进去:这刷墙要登高,她得借架梯子。
尹遥进门才发现,今日虽然店门开着,却不是在开张迎客,店主胡娘子正站在店里,张罗着伙计往来搬家具。
“胡娘子,新岁吉祥。“尹遥朝她笑着道了好。“是三娘啊,阖家团圆!“胡娘子见到尹遥十分高兴,如今天下大赦,她自然也知晓沈龄就快回来了,便喜气洋洋地朝尹遥道贺。双方礼毕,尹遥便问起店中是怎么回事,胡娘子笑道,“我之前不是琢磨着,想趁年节换批桌椅嘛,王木匠那边新的已快做好了,我这儿便把旧的先清理出去。”
尹遥之前来胡家店吃过几次饭,记得那桌椅也不算旧,最多就是漆面有些褪色,不过估计去岁胡娘子生意不错,因此准备换成更精致些的,还可以提升下档次嘛。
她本来也还想着,这几日要去木匠铺,淘些现成的桌椅呢,这岂不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这些旧桌椅,胡娘子本也是要卖给木匠铺,到时木匠会翻新后再行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