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买好几种,她可能会有点儿算不过来账。不过也没关系,舅母便在后厨,到时出来帮下忙就是。尹遥又瞧了瞧街面上,有南市署的人在往来巡视,在这里做生意,不同于里坊中那般野蛮生长,凡事都有规矩,也让她家这种都是女眷、小孩儿的铺子,开得安心得多。
“舅母,我就在主街上,有事儿喊我!"尹遥朝后厨知会一声,端起试吃的食盒,往主街去了。
南市每日午时开启、夜禁前半个时辰关闭。此刻夕阳西下,外面正传来阵阵鼓声,催促着不留宿市内的百姓尽快离去。关了铺子,尹遥携着陆娘子和七娘一道儿,结伴儿回了嘉庆坊。一到家七娘便兴高采烈地敲门:“阿婆,我们回来啦!”沈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开了门,尹遥忙扶着她进了屋子,笑道:“阿婆,您自个儿在家还好吧?”
之前基本都是陆娘子留在家中照看,如今只留沈老太太在家,她还是有点儿放不下心。
沈老太太却是满不在乎:“我只是腿脚不好,慢慢儿走就是了,你们不用担心。倒是今儿第一日开张,铺子里情况如何?”尹遥把她扶到胡椅上坐着,又朝七娘道:“咱们今日售出六盒莲花酥,二十四包沙琪玛,还有二十八袋狸奴耳。七娘帮阿姐算算,共入账多少银钱?”七娘领命算账,算了半天,倒把自个儿算蒙了:“莲花酥每盒六十文,一共三百六十文;沙琪玛每包十文,一共两百四十文,狸奴耳……咱们卖出去多少狸奴耳来着?”
这记性…尹遥忍笑道:“是二十八袋狸奴耳。”“哦哦,狸奴耳是五文钱一袋,一共一百四十文。三样儿加起来是…“七娘算了后面,又忘了前面,“阿姐啊,方才说莲花酥和沙琪玛是多少?”看她这迷糊的小样儿,三个成年人差点儿笑岔了气。尹遥笑够了,终于不再逗她:“好了好了,咱们这半日,一共是入账七百四十文。”
七娘睁大了眼睛:"阿姐,开铺子竟如此赚钱吗?”没错,便是开张的这第一日,不算上其他铺子里代售的狸奴耳,单算沈记铺子内,便已入账七百四十文,都快赶上尹遥每日摆摊儿和四门学生意的总和了不过在南市做生意,却也与坊中摆摊儿不同,除了食材和包装的成本会高一些外,房租、商税等各项成本也比在坊中时贵上许多,净利润自然也要比摆挑儿低了不少。虽然看着是入账七百多文,可净利润算下来,可能只有三百出头。尹遥把今日的账记在本子上,用手指点着莲花酥那一栏嘀咕着:“这三种糕饼,虽说沙琪玛和狸奴耳买的人多,却是莲花酥最赚钱。”她又掰着手指头算成本:“虽说那木盒还得专门订制,每个就要十文钱,食材成本也比其他两种高得多,可算下来,咱们每卖出去一盒,就能赚三十五文呢!”
“今日光一个客户,便买了五盒走,若能每日都能有这样的大客户来买,那可该多好呀.……
莲花酥样式精致、包装得也十分漂亮,本就是尹遥专为高端客户量身打造的,但能接待这种客户的商铺,本也不会在乎点儿采购糕饼的银钱。她这几日费尽唇舌,才谈下了之前去过的金银铺子,还有另一家玉石铺子的免费试吃,而就只这两家,今儿便给铺子里带来了近一半的销售额。只可惜其他的高端铺子,基本都跟邵记成衣铺差不多,不是给她个软钉子,就是压根儿不搭理她这无名小本……
尹遥叹气,可真想多赚点儿这样的钱啊!
沈老太太瞧着她埋头嘀嘀咕咕,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叹气的模样,失笑道:“三娘把笔墨给我,我给你列个单子,你这几日跑一跑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