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又下入吐好沙的河蚬。
如今马上就要入冬,在河道结冰前的这段时间,因着气温下降,鱼虾们都在抓紧进食储存脂肪,为过冬做准备,正是河鲜最为肥美的时节。就好比今儿这几个河蚬,刚下到烧开的水中,贝壳便自动张开,露出里面肥硕的贝肉,鲜甜的味道也瞬间飘满了整个厨房。这下两个小馋猫连猪肉脯都不吃了,全都从胡凳上跳下来,凑到了灶台前,不住地吸着气,像是想把这满锅的鲜香都吸到肚子里似的。怕煮得久了河蚬会缩水,尹遥稍煮了片刻,便用勺子捞了出来,盛到一旁的碟子里。
尹七娘也不怕烫,偷偷摸摸捏走了两个,跟张小郎君一人分了一个,边嗦上面残留的汤汁儿,边把里面的蚬肉叼下来,啊鸣一口吃进嘴里。“好鲜呀!“两个小朋友相互对视,都是睁大了眼睛,河蚬的鲜味儿又叠加了虾油和酱油的鲜香,吃得俩人都直舔嘴唇。吃完手里的感觉更馋了,尹七娘又跃跃欲试,想再偷几个,被尹遥斜了一眼,讪讪地缩回了手。
尹遥从面袋里舀了一勺面粉倒在盆中,又缓缓浇入清水,边加水边用筷子快速搅动,让面粉变成一粒粒的小疙瘩。
她手法十分娴熟,搅成的疙瘩每粒都只有黄豆大小,像是一颗颗大小均匀的小珍珠般。这样的面疙瘩下到汤里,才会容易煮熟,而不会只有表面熟了中间还有硬芯儿。
将疙瘩均匀撒入翻滚的汤中,用勺子慢慢搅动防止糊底,待到疙瘩漂浮起来,原本澄澈的汤汁也变得粘稠,放入虾肉,再下一把洗好的波棱菜。这张家小厨房采买的波棱菜,都是最新鲜的嫩菜,不像老菜那般叶酸过多,必须得提前焯水,否则会涩牙,这嫩波棱菜只要直接下到汤里,就已极为鲜嫩爽囗。
往锅中滴了几滴香醋,将这一锅鲜美的疙瘩汤盛到四个瓷碗中,方才捞出来的河蚬,也往每个碗里盛了几只,摆到一旁的桌子上,尹遥招呼陆娘子别忙了,先吃饭要紧。
陆娘子应了声,还没等她走到桌边,尹七娘和张小郎君早就冲了过去,俩人如出一辙地端坐在桌边,手里举着勺子眼巴巴瞧着面前那一碗疙瘩汤,忍着快要流下来的口水,乖乖等待陆娘子和尹遥的就位。“好了好了,快吃饭吧!“看他们两个这么乖,尹遥不由轻轻摸了摸俩人的小脑袋,笑道。
这一声令下,尹七娘和张小郎君便如同脱缰的野狗一般,埋头苦吃起来!陆娘子去洗了手,也坐到了桌边,这一下午埋头上色,她也是累坏了,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开始品尝面前的美味。就在几人吃得香甜之时,这儿又迎来了一位意外来客。“这是在吃什么呐,几位娘子给老头子也尝尝?"一个身板挺得笔直的老翁,站在小厨房门口,鼻子不住地嗅着,眼睛竟亮晶晶仿佛年轻人一般。听到声音,几人都从汤碗中抬起头来,往门口瞧去。张小郎君叫道:“太翁!”
眼前这老翁,原来正是曾领车骑将军的张家老郎君,也就是明儿寿宴的主角。
今儿阖府上下都在忙碌,唯独主角本人没啥事儿干。他虽然已是高龄,但一向身板硬朗,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便在府中闲逛了起来。这不,闲逛也有闲逛的收获,才溜达到后罩房附近,他便闻到了一股鲜美的味道,于是循着味道又踱到了小厨房门口。方才光顾着眼馋美味了,这会儿张小郎君开口,他才注意到自家的曾孙:“哟,大郎也在呐!”
见是张家的老家主,几人都连忙放下手中勺子,起身施礼。张老郎君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示意几人无需多礼,眼睛却是直往灶台边瞄。尹遥一向闻弦音知雅意,更何况对方这都不是暗示,简直就是明示了!赶紧把张老郎君让到自己的位置上,她又去锅里盛了一碗海鲜疙瘩汤,还十分上道儿地多夹了好几个河蚬。
把碗摆在张老郎君面前,尹遥自己又去搬了把胡凳,在七娘旁边挤一挤坐下。
张老郎君舀了一勺疙瘩汤,刚要美滋滋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