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顾客的,老板的,或者同事的,一整天他都有些集中不了精神,幸好他对工地上的一套活早就熟悉的不能更熟了才没出错。吃过中饭,他和几个师傅把三楼的一面墙砌完,看一眼时间,就跟林显和两个师傅说一声,回家冲了个澡换了身衣裳赶紧骑了林显的摩托车过来了。在外面等了五分钟没见人出来,他担心,便跟了进来。“下班了,我正打算出去呢。”
自从结婚后,两个人做什么都在一块儿,这还是第一天两个人从早上分开到现在,多少有点惦记和想的,顾若看着他,不自觉感到高兴。“那兰姐,彩玲姐我先下班啦?”
孟添来了,顾若没多耽搁,她和兰芳彩玲打声招呼,便去仓库拿了自己的小布包,和孟添一起往外面去了。
两个人出去柜台以后便越走越近,很快手牵在了一起。“小两口感情倒是好。”
柜台里,兰芳看着不禁笑说了句,随即她转向彩玲:“怎么样?”“这次招的对班你还满意吧?”
池春萍和顾若说的信息大部分属实,柜台前面几任店员的离职和彩玲都有很大关系,但也不完全属实。
兰芳十多岁时就跟着她们村一个下放老师来到余暨打拼,后面经人介绍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嫁到本地,再到现在成为月入大几十万的女人,要是员工真的那么过分她怎么可能不出面管。
当初她被想撬她柜台的老板伙同营业员整,那么难她也挺过来了,还怕一个彩玲?
何况彩玲的叔叔也并不算楼上什么大领导,只是一个物管部的副科而已。她之所以留下彩玲,是因为彩玲并不是和她们传的那样,和人霸道抢单。彩玲是余暨本地人没错,但不是每个余暨本地人都那么有钱,衣食无忧一点困难都没有。
彩玲是个单亲妈妈,男人在和她结婚一个月的时候,因为跳河救人没有了,家里留下个哭瞎眼的妈和刚发现怀孕的彩玲。彩玲和她男人是自由恋爱,男人死后,娘家人都劝她把孩子打了另外嫁人。彩玲没干,一个人把孩子生了下来,还把瞎眼的婆婆接到了身边照顾。单亲妈妈独自带孩子,还要照顾瞎眼婆婆,不容易更辛苦。白天她娘家爸妈他们都上班没办法帮她看护人,她只能自己顶上,然后出来找能上晚班的工作。
当初兰芳招人的时候,彩玲就和兰芳说过这事。兰芳同情彩玲的遭遇,再加上多少要给彩玲叔叔一个面子,她同意了下来。之后彩玲就一直上的晚班,她上晚班那店里剩余的几个人轮换晚班就要少一个班,直接就造成了班次不平衡。
而彩玲的销售能力又强,在她手里的几乎没有不成的单,导致柜台其他人每天的业绩都比她差一大截。
生意差一大截,那工资也自然差一大截。
所有人都开始觉得不公平,想让彩玲跟着大家轮班。但彩玲怎么可能答应,她也没那个条件答应。她家里孩子还才两岁多,瞎眼婆婆身上很多慢性病每天都需要吃药,她丢不开,也需要钱,她不可能把晚班的时间段让出来。她不答应,兰芳也没答应,她向来是个说到做到的,既然答应了彩玲就不会失信,但工资不平衡确实是个问题。
最后她想到给柜台六个人分别定指标,完成了指标有额外的奖励奖金。彩玲一直上晚班,晚班流量大,她的指标就比其他人高一截,尽量达到公平竞争。
兰芳其实是本着给大家变相加工资的想法这么做,结果没想到却成了起纷争再打架的导火索。
因为彩玲的销售能力太强了。
哪怕她指标高,她也总能想办法完成。
彩玲穷,但她的亲戚都还条件挺好,她也豁得出去,自己差业绩的时候就上门去给自己拉业绩。
都是亲戚,也心疼她,需要帮忙的时候多半不会拒绝。这就导致几个员工的工资永远超不了只上晚班的彩玲,业绩更差一大截。那怎么办呢?兰芳最早招的那些人都是有上进心的,你不给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