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补贴,看着比我们学校还专业呢。“
“你这丫头,咋还夸上他了?”李振生有些不满,拿起《大棚种植手册》翻了翻,“你看这上面,播种间距、浇水频率、施肥的种类和用量都规定得死死的,差一点都要扣钱,这不是钻进钱眼里了吗?
李红英放下文档,耐心地劝道:“爹,我知道您是种地的好手,突然让您照着书本上的规矩种,您心里不舒服。
可公司要发展啊,不是所有人都跟您一样有经验,比如新招的那些年轻员工,他们没种过大棚菜,有个手册照着学,才能保证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不然菜长得参差不齐,咋卖钱?“
李振生沉默了片刻,皱着眉说:“你说的我也明白,可我就是觉得别扭,浑身不自在。”
“爹,我知道您别扭在哪儿。”李红英看着他,眼神很认真,
“您一辈子在家务农,啥时候上工、啥时候回家,都凭自己的心意,自由惯了。
现在去了公司,要受制度约束,让您六点到,晚一分钟都算迟到,您肯定不习惯。
公司管得越多,您心里越别扭,总觉得不如在家种地自由,是不是这个理?”
李振生抬头看了看女儿,点了点头:“恩,是有这个意思。“
“这开公司和在家种地不一样。”李红英继续说,“公司里人多,要是都象您这样,想早来就早来,想晚来就晚来,还咋管理?
这就跟我们学校一样,要是学生上学时间不统一,有的早有的晚,老师咋教课?所以不能靠自觉,只能靠制度。“
见李振生还是闷头不说话,李红英又补了一句:“其实,公司制度严点,对您也是好事。您想啊,公司只有制度化了,才能发展壮大,才能长久。
您才能一直在公司干活,领高工资。要是管理混乱,公司开不了几天就黄了,到时候咱家还得靠那几亩地过活,日子能有现在好?“
这话戳中了李振生的心思,他脸色变了变,手里的烟卷都忘了点。是啊,不管制度咋不好,公司给的工钱是真高,这份活计他可不想丢。
“丫头,你说得有道理。”他拿起桌上的文档,递到女儿面前,“那你详细跟我说说,我好好学,省得再违规被扣钱。“
“成!”李红英接过文档,先翻开《岗位说明书》,“爹,现在公司实行员工责任制,每个员工负责两个蔬菜大棚,绩效跟大棚的产量挂钩,要是产量不达标,就得扣绩效工资;要是产量高,还能拿奖金。
还有,每天上工要签到,迟到早退都要扣钱,这个您可得记牢了。
”
李振生坐在炕沿上,身子微微前倾,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会打断女儿,问一句。
李红英都一一耐心解答,遇到父亲记不住的地方,还会拿个小本子记下来,
念给他听,让他反复记几遍。
父女俩就这么一问一答,教了大约一个小时,李振生才算把重点内容记住了。
“爹,等明天我再给您复习一遍,用不了几天您就能全记住了。”李红英合上文档,突然话锋一转,“对了爹,听您刚才说,公司要招一批文职人员?“
李振生愣了一下,点头道:“是啊,要招会计、出纳、记录员啥的,咋了?”
李红英的右手不自觉地摸了摸后背,眼神有些闪躲,低声说:“我一个朋友想找工作,我帮她问问。“
李振生盯着女儿的眼睛,皱起了眉:“丫头,可不兴骗你爹。你打小撒谎就爱摸后背,这个习惯我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