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叶初一阵闹心,微微皱眉道:“你昨晚去夜跑了一宿?”
“少扯那些没用的。”季君陶道,“长话短说——你要去金沙市?”
“是的。”商叶初直觉有情况,“金沙市怎么了?需要我帮你探亲戚啊?”
季君陶一捶手,差点把放在支架上的手机刮掉:“那正好!这个本子你也许有戏!”
商叶初吃了一惊:“什么本子?我在拍《萧凤阙》,你可别给我添乱。”
季君陶按了几下手机:“剧本我发给你了。你自己看一下。行了先不说了,我去眯十分钟,你十分钟后回我。”
季君陶说着就挂了,徒留商叶初对着屏幕发愣。
微信界面滑了一下,季君陶的剧本发了过来。
剧本的名字很短,只有两个字,叫《哑婆》。
这个充满乡土和苦情气息的名字让商叶初眉心跳了跳。
商叶初离开剧组,坐上了蔡大娘的车,一路往盛文芝家里赶。坐在车上看起了剧本。
商叶初看了几页,十分钟到了,便干脆利落地把视频给季君陶拨了回去。
“你还真是争分夺秒。”季君陶脸上还带着趴在桌子上睡觉压出来的印子,“你感觉怎么样?”
商叶初不动声色:“我想先听听你的看法。”
季君陶以为商叶初不懂,便道:“你先戴上耳机。”
助理小王连忙递给商叶初一副有线耳机,商叶初道了谢,插上了。
戴上耳机之后,季君陶才开始继续说话:“你知道电影圈男演员和女演员的差别吗?”
商叶初靠在车椅背上,轻声道:“一般而言,男演员看票房,女演员看奖项。”
“你果然知道。”季君陶倒不意外,“那你觉得这个本子怎么样?”
商叶初反问道:“你觉得这个本子能冲奖?”
季君陶灌了一大口速溶咖啡:“这本子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商叶初笑了一声:“这种说辞在二十年前也许有点用。咱国人太多了,满地都是真人真事改编。”
“你听我慢慢说。”季君陶道,“这个本子在剧本交易平台上挂了三年都无人问津,是我逛到的。价格忒实惠!你猜多少?”
商叶初干脆道:“不猜。”
季君陶比了个“三”。
“三万?”商叶初这下真惊了,“你周扒皮啊!”
季君陶摇摇头:“三千!这是一个大学生写着玩的。”
商叶初:“……”
商叶初忽然对自己能从季君陶嘴里拔下2.6%的股份的壮举产生了一丝钦佩。
“三千的本子你也敢让我演,”商叶初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我可记得合约还没到末期吧?”
季君陶严肃道:“你不觉得这个本子能冲奖?”
商叶初思忖几秒,诚实地摇了摇头:“太素了,很质朴。剧情平得像水。以我的经验,差火候。”
“那些没买下这个剧本的人和你所见略同。”季君陶又灌了一口咖啡,商叶初很担心她把自己喝死,“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
季君陶抹了把嘴:“你信不信我的眼光?”
商叶初当然想说不信。她前世今生见过的剧本摞起来比自个整个人都高,商叶初可不记得哪个电影节有一部叫作《哑婆》的电影。
出于对老板的尊重,商叶初和声细语道:“先不说能不能得奖,你先说说我能演这剧本里哪个角色?哑婆?还是她的孙女?”
商叶初才二十岁,想演老人必然要克服巨大的困难。
这个问题还真把季君陶问住了:“这我倒是还没考虑。”
“孙女占比不算太大,不是女主角。哑婆的年纪又和我不合适。”商叶初无奈道,“演老的,糊一脸硅胶褶子,连表情都做不了,拿什么冲奖?演小的——你想让我冲刺最佳女配?”
“啧。”季君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