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抉择(1 / 4)

第133章 抉择

且说,汉魏双方到了此时,已僵持拉锯了近半个多时辰,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死伤与成建制的溃散。

汉军自不必提,八阵之法可谓坚若磐石,两万七千人组成的战阵,在司马懿陆续派出一万增援后,在人数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通过不断变阵与支援,在接阵后的大半个时辰里,以近乎一比四到一比五的代价,杀伤击毙了魏军一千四五百人。

这种近乎于蚁附攻城的战损比,

一来得益于战阵攻守兼备,变化多端,司马懿及前线指挥的魏军诸将校,除了以人数碾压,或以精锐凿阵外,暂时找不到破阵之法。

二来,司马懿派出来的前锋,除了魏平、贾栩二部可算中坚外,其余诸部,即张靖、山峻部皆是练度与披甲率一般的“中等马”,至于后面补上来的一万援军,更是原本的长安守卒,而汉军这八阵之法,非精锐练卒不能用。

汉军以上等马打下等马,倘若还不能打出局部优势,那这场仗也就没有打的必要了。

日头越升越高,天气逐渐变热。

就在司马懿刚刚下达军令,命州泰、孙礼五将领一万人,持干草火油奔袭骊山台地的汉军营寨,试图以此制造混乱的同时,

坐镇中军“握奇”的大汉丞相,察觉到了魏军军阵薄弱之处,迅速派出中军魏延的“奇零”之军从侧翼硬凿魏军张靖部。

张靖部瞬间死伤一百余人,军阵侧翼出现一个凹陷部,魏延四百精锐并不退却,而是如尖刀般从凹陷部深入切割。

张靖侧翼暴露,变阵不及,左手侧守御薄弱,不到半刻钟时间便被横向凿穿,后部丧胆之下,再不能维持阵线,直接溃阵而走。

其前部本与汉军处于僵持拉锯态势的二百余精锐甲士,随即被汉军前后左右四面合围,在不到半刻钟时间内尽数被消灭。

见到张靖部溃阵而走,司马懿派出的援军结阵前压,补上空缺,并试图将魏延部四百余精锐留下。

然而汉军反应极其迅速,阵中奔出数百弓手弩士,为魏延四百破阵精锐提供火力支援,掩护魏延部退回阵中,继续保存实力。

“丞相,这两万魏寇除三四千人可堪一战外,其余皆乃乌合之众,依我之见,不如先全力击溃之!定可使魏寇破胆!”

一直在将台上随丞相观战的魏延神色有些亢奋。

方才那阵若派出去的不是四百,而是一千,则完全可以将那支溃散的魏军阵中铁铠甲士全部留下。

其后部那些仅披皮甲的乌合之众难成气候,不过充数而已。

就在魏延建策之时,溃阵而走的张靖部已竖旗擂鼓,收拢溃卒,战阵聚而复合,在补充了几百兵力后再度压上前来。

见此情状,站在魏延身侧,须发皆张的虎步监孟琰,也提出了与魏延相同的建议:

“丞相,司马懿如今存的心思谁都明白!

“无非是看出了我王师精锐尽在这八卦阵中!

“欲以彼之弱旅,来消耗我王师精锐的体力,等待我八卦阵中王师露出破绽,所谓以正合。

“待我王师体力耗殆,精神松懈时,破绽百出时,再以精锐出战,所谓以奇胜。

“我王师今与魏寇僵持,却是合了那司马懿之意!

“不如先奋力灭其一部,使其丧胆,逼得司马懿不敢不派、不得不派主力出来与我决战!”

魏延闻言至此,又望着溃而复合的张靖部,神色不屑中又有些懊恼:

“丞相,我意也是如此!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又所谓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如今我一鼓之气正盛,朝起之气正锐,不以此锐盛之气破敌,反而任司马懿主力以逸待劳,击我衰竭惰归之气,下之下者也!”

魏延言罢,孟琰、爨习二

最新小说: 港综:开局抽死签 日娱:从特摄演员到动作巨星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斗罗:我武魂比雕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三国:王业不偏安 众筹建修仙大学,我真没搞诈骗啊! 妖尾:你管这叫星灵魔法?! 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 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御风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