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温度和毁灭的力量,口吐烈火,所到之处,瞬间化作一片火海。
天河水军的连环战船燃起了熊熊大火,火舌如一条条狰狞的火龙,舔舐着战船的每一寸地方,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
战船上的天河水军们惊慌失措,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逃窜。
惨叫和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许多战船被烧得千疮百孔,纷纷断裂、沉没,天河水军损失惨重,士兵们纷纷跳入水中,试图逃离这恐怖的火海。
这一场东风,一把大火,彻底葬送了天河水军。
天河水军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正是:
“东风吹破天蓬梦,火烧天河四万军。”
……
此反天大军和天庭大军的初战。
天蓬元帅,败。
四万天河水军,几乎全军覆没。
凌霄宝殿的护城河,三十三天的弱水防线之弱水,逃往下界。
弱水一水化万水,所过之处,水气弥漫,洪水滚滚。
……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此乃西游世界开篇所绘之宏大背景。
西游世界之中,自是有“三皇五帝”的存在。
那五帝之中,有一帝,名曰“大禹”。
昔日,大禹继承父亲鲧的遗志,与天庭、龙族结盟,借四海之力疏导江河,于波涛汹涌间,疏浚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凿通龙门山、伊阙等重重险阻,使洪水归流入海,拯救万民于水患。
孙悟空的兵器“如意金箍棒”,又名“定海神珍铁”。
此“定海神珍铁”的用途,便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
除“大禹治水”这一不朽功绩之外,大禹还铸就九鼎,以定天下九州,鼎身铭刻洪荒凶兽与山川符咒,集人族气运于一体。
九鼎象征着九州,稳稳地镇着人族之气运,是为“九州鼎”,护佑着人族的繁荣昌盛。
……
伏羲创八卦、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三皇五帝各有功绩,也各有所长。
那到了西游时代,人族的三皇五帝去哪里了?
……
正如《西游记》开篇所勾勒的宏大世界观:初始之际,天地混沌未分,仿若一个巨大的混沌之茧,阴阳未判,清浊交融,万物皆藏于那无尽的幽暗与朦胧之中,静待着破茧而出的契机。
而后,盘古大神以开天辟地之伟力,挥动巨斧,猛然劈向那混沌之茧,是为:“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再随后,这西游世界: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
“天地,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
这西游世界中,其实除了“天道”,还有“地道”和“人道”,是为“天地人三才”。
《周易》有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便是此道理。
在天地初开之时,这天地人三才之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演绎着世间的兴衰荣辱、生死轮回。
“天道无常”,天道主宰着天象之变幻、四季之轮回。
天道以其无上的威严,俯瞰着世间的万事万物,制定着宇宙运行的规则。
“地载万物”,地道孕育着万物之生长,以其广袤的胸怀,孕育着万物之生长。
“人道煌煌”,人道则蕴含着生灵的智慧、情感与文明。
万物生灵以其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在这片天地上建立起辉煌的文明,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然则,正如《西游记》中开篇所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