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车间的经验,如今又对于磺胺嘧啶片生产流程了如指掌,因此管起这些事情来得心应手,很快就上手了,周茉莉也变成了唐主任的助手。
林远书见磺胺嘧啶生产车间渐入佳境,便放下重担了,不用再操心磺胺嘧啶生产车间的事,而是一心一意负责红药水和紫药水生产车间的改造以及它们的生产流程。
这天,林远书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碰见了朱慧兰,她笑眯眯地跟朱慧兰打招呼,“朱慧兰同志,好巧啊!没想到我们能在路上碰见,你儿子呢?你今天没有带你儿子出门吗?”
朱慧兰摇了摇头,解释道:“说不上巧,我儿子交给我妈带了,我是特地来见你的,之前不是跟你说我外公想见你一面嘛!结果大家后面都忙了起来,我就没有再提这件事情,我看这段时间你已经闲下来了,所以特地来接你去我外公家,我已经跟你公公婆婆打过招呼了。”
实际上,是她外公非要让她把林远书带到他的面前,她真是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外公会有这种想法?之前也不见她外公这么积极地想见林远书。林远书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好,我们现在就出发。”她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去见朱慧兰的外公,要不是朱慧兰的外公间接给她提供了那么多的资料,她也不可能那么顺利地改进磺胺嘧啶的生产流程,以及为自己的制药知识找到合理的理由。
朱慧兰的外公家离化工厂还是有段距离的,好在朱慧兰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避免了两人走路去坐公交车,再走路去研究所的家属院。毕竟是上门做客,林远书在家属院的小卖部买了一个十斤黑皮西瓜,虽然朱慧兰一直说着没有必要买东西,但林远书觉得还是不能两手空空的上门作客,有点不礼貌。
买好东西之后,两人就提着西瓜上了单元楼的二楼。有一说一,筒子楼和单元楼,虽然都是楼,但是区别还挺大的,单元楼楼前有自行车棚,楼内里面有垃圾桶,院子里面有路灯,休闲桌椅等等,比筒子楼的设施要更好一些。
朱慧兰一家人十分欢迎林远书的到来,朱慧兰的妈连忙接过林远书手上的西瓜,然后拿着去厨房切片了。
朱慧兰外婆笑着把林远书拉到沙发旁坐下,缓缓开口道:“你下次过来可不许带东西了,跟我们不用这么客气,我一直都很想见你一面,可惜慧兰一直没有把你带过来,要我说,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动得快,都是多亏了你的帮忙,我家外孙女才能摆脱她那个难缠的婆婆。”
这么缺德的主意,一般人可想不出来,她们相遇得太晚了,她年轻的时候要是也有这么一个朋友,那就该轮到她婆婆吃苦了,她当年还是对她婆婆过于仁慈了。
林远书帮忙摆了摆手,连忙否认道:“其实说起来我也没有帮她什么忙,反而是她帮了我很多忙。”
朱慧兰外婆握着林远书的手,一脸认真道:“朋友之间就应该互帮互助,她帮你也是应该的,毕竞你帮了她那么大的忙。”朱慧兰的妈把切好的西瓜放在了桌子上,大声喊道:“都过来吃西瓜,已经切好了。”
朱慧兰的亲人们从里屋走了出来,每人拿了一块西瓜,然后笑着跟林远书打招呼。
林远书跟这些人寒暄了几句,就看见朱慧兰外公从另外一个房间里面走出来,朱慧兰外公个头不高,但背挺得笔直,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看起来很是严肃,符合她对这个年代研究员的印象。
她连忙站了起来,十分客气地说道:“慧兰外公,你好,谢谢您的资料,帮了我大忙。”
朱慧兰外公拿起西瓜,一本正经道:“不用跟我这么客气,坐下来吃西瓜吧!我知道你改进磺胺嘧啶的生产流程的事情,我很欣慰,只要你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出去,那我的资料就没有白给,只要你能学到一点知识,那我的资料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林远书挑了挑眉,听到这话,她就猜测朱慧兰外公应该跟于所长等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