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命了(1 / 3)

第140章出人命了

德章三年

春,正月丁卯朔,黄远柔在朝,会中将《三字经》呈上,上览毕,嘉之。始倡尊孟,言声肃然,群臣咸赞焉。

二月丙申,上校猎于郊。

是日,陆安因奏《弃婴图》于御前,曰:“使婴尸盈野,惨不忍睹者,夔州路转运使马登也。"上震骇,乃使御史水刑杖杀,群臣响应,无敢言他。丁西,立军校于汴河侧。

庚子,帝闻京东、京西保马之制失度,乃下诏曰:“凡京东、京西已付百姓之官马,可由有司悉行回收。“复诏:“若有百姓愿自行饲养,许其自便,以官价四十千售之。因官赠养马费十千,今民欲养,须再缴三十千。"遂令诸路州县悉遵此例,毋得违越。

一一《薪史》

随着诏书下达的,还有帮先帝在京东及京东西路捞钱的官员的头颅,传阅诸路州县,,起义的百姓们见到那官员已经被砍了,而且新上位的小皇帝也看到了他们的苦楚,并且废除了保马法,还要将马用官价,而非市价卖给他们……“官家圣明!”

“官家万岁!”

两路顿时一片欢呼,百姓们沉浸在晕眩与狂热之中,起义军放下了起义,组成盗匪的饥民和流兵也放下了占山为王,一起回到自己家乡,开始取钱买马。这可是一个大便宜!按照市价,一匹马至少得百千钱,如今四十千就能卖给他们,其中十千还是朝廷提前给他们垫付的养马钱,这马若不买回家,往后你想再有这么便宜的马能买,那可就只能白日做梦了。而养马的费用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但是马能用来运货、耕地和出行,整体算下来,收获的好处比支出大。

“九思,你这法子确实可以,我头一次见到平息叛乱如此之快。”柴稷眉开眼笑,走来走去的同时,一个劲儿地跟陆安说自己真是好眼力,把她这么一个宝贝挖掘了出来。

对此,陆安抿了一下嘴唇,又重新扬起笑脸,道:“这便是诱之以利了。百姓起…叛乱是因为自己无法活命,朝廷将存活之法奉上,再施以利益,他们自然不会再想着用性命去抗争些什么。”

柴稷坐了下来,在陆安身边,那双黑眼睛炯炯有神:“是啊,诱之以利,以利治国的确比所谓的以仁治国,以法治国好用多了。而且,给百姓让利,比给官员让利更能让天家获利。”

他本就深信陆安的言论,如今更是加深了信任,谁也无法动摇。大

陆安从柴稷那处讨论政事归来,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学生的教学。她一直在避免使用深奥的言辞,诘屈的词句来传授知识,因为自己的学生里除了世家大族的孩子,还有平民的孩子。世家大族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受过一定的基础教育,有相应的文化水准,学起新知识来并不吃力。但平民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之中能完成扫官教育的,已经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而更多人是一边念书一边习字,字学得磕磕线绊,书也没怎么理解内容。

陆安只能尽量让自己讲得特别通俗易懂,课程特别有趣,这才让平民学子也能掌握那些知识。

给其他人讲学也是陆安一个自我休息,自我调养的一个方式,每每讲学完,她脑子里那些纷杂的念头便也会渐渐平息。她的书房抽屉里装满了备课记录一一在刚住温泉宅子的第一天,那还是一个崭新、干净、空荡荡的抽屉。

陆安喜欢给自己的每一天排日程表,以前她的日程表里只有自己的学习计划,现在也多了学生们的学习计划。除了计划外,她还专门空出一角,放上自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记录。

他们总有一些奇思妙想,那些奇思妙想有时候又能给予陆安启发。书柜上的十二经,有一些书角已经出现磨损了。因为陆安经常需要翻阅它们,学生们除了她本身的学问外,也更关注这些“教科书”。陆安一开始只在书上写释意,以及相对应的观点。后来她发现书页写不

最新小说: 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东北谢文东 修仙:这枪修有事喜欢来一卦 离寒思记 一条名叫王美菊的狗竟然会修仙 替嫁一夜后,禁欲反派他又争又抢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猜不猜的出是什么 我为至尊,饲养八王猎诸神 火影世界,我成了圆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