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三字经
在大薪尚书左仆射(左相)黄远柔入宫面圣之时,黄远柔的夫人赵伯陵也在搞夫人外交。
赵伯陵未出阁前便是汴京有名的才女,嫁人之后除了时常在家与丈夫商议政事、讨论政策外,还时不时邀请朝中重臣的妻子前来赴宴,偶尔还会宴请一些虽然身份不够、地位不高,却是黄远柔亲近下属、看好后辈的女眷,与她们亲密交流感情。
她通过这些重臣的妻子,以及下属后辈的女眷面容、神情及衣着打扮去判断她们家中现况,及时施恩或是与丈夫交谈,应当疏远某些人。她记下了这些重臣及下属后辈家中父母的寿辰及忌日,前者在恰当时间送上贺礼,后者则派人前去祭拜。
这些贴心的举动都使得她声名大振,众口交赞,许多女子都乐意与她来往,和她说体己话。她便从一些散碎话语里收集信息,了解各家动向。此刻她便在宴请其他夫人,与她们和乐融融交谈,聊聊时事,说说孩子。随后,便有管家前来,低声说有那从房州回京述职的知州前来拜访黄仆射,但他们郎主已进宫了,是先把人请走,还是请人进来?一一大薪男女大防并不严重,别说夫人宴请外男了,就是夫人和外男有信件来往,夫人赠与外男衣物那都是可以发生的事情。一一如果有男的计较,那是男的个人性格问题,和社会风气无关。赵伯陵略一思索便猜出此人必有重事前来,不然一个此前无甚交集的地方官,回京述职的第一天不会如此急哄哄来仆射府上拜访,谄媚之意太明显了。再一想到房州这个地名,前些时候她丈夫曾和她说过,房州出了一个陆九思,小小年纪,人未进官场,却已提出数项可行政策,实是少年英才,前途无量莫非…房州知州手中有陆九思之好事,想要赠与仆射?赵伯陵便道:“请他去前厅,我稍后来。”大
房州知州在前厅等候,不一会儿只见一华服妇人行出,长身玉立,明眸流盼,全身上下那穿着打扮,衣衫首饰无不精致妥帖。房州知州立刻反应过来,口称赵夫人,躬身行礼,而后呈上一个盒子,言此乃《三字经》,是房州举子陆安陆九思所书,可为天下孩童启蒙。“经?这陆九思所写之言,竟已能称"经'?”“经”这个字可不能乱用,现在就连《孟子》都还不属于“经”。赵伯陵微微颔首:“既然如此,吾先品读。”管家将这盒子接过,再递给赵伯陵,赵伯陵郑重打开,因着陆安的名声,便也没有任何轻视之举。
然后她的目光就定在了文字上,被陆安的那笔行书惊艳到了。她的伯父是现世有名的书法大家,她自幼随伯父练字,到如今已有三十余载,篆、隶、真、行四种书体无一不精,甚至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她的书法不在她伯父之下。她自己本身也极爱书法,时常重金搜罗书贴,寻访碑铭,细细描摹,拓印归家。
此刻,她看到陆安这笔雄浑有力又变化无穷,足以笑傲群雄的行书时,心神摇荡,无法自拔,当即问房州知州:“这是陆九思之字?”房州知州拱手道:“是。他亲笔所书。”
陆安离开房州前,给他留下了这个盒子,说是这段时日承蒙他多番照顾,又听闻他即将回京述职,盒子里的东西是赠与他的谢礼,希望能对他的前程有所帮助。
房州知州忙着交接工作,忙活了好几天都没来得及看盒子,终于在临走前夜有功夫打开看一眼,就这一眼,差点惊喜到撅过去,误了入京时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九思心里果然记挂着他!《三字经》啊!!!
就这东西,他回京后找个大人物献上去,他能进翰林院!一一通常来讲,知州转任,在本路任提刑、转运副使等职务的占大多数,想升成京官,还有得磨。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九思爱我!
正兴高采烈着,就听到那夫人直截了当地开口:“你是打算只献这《三字经》,还是打算献这《三字经》原本?”
房州知州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