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3 / 4)

外收成都不错,乾隆就想重新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结果他派去勘察路线的人却说,关外好几处发生水灾,仍不宜前往。乾隆登基以来,一直没有东巡过,心中始终不安,一是他这人很重礼,二是关外乃龙兴之地,东巡有着非凡意义。

总因为盛京有水灾旱灾一再推迟,也不是个事儿。正好盛京将军额尔图进京述职,乾隆就询问他关外情形,额尔图表示,盛京周围虽有几处遭逢水灾,但不影响明年出行。乾隆就有点不高兴,感觉之前勘察路线的人在糊弄他。又不让他掏钱,他为何一再阻拦?

乾隆现在已经拍板,明年秋天就去,让盛京那边早点准备着。叫允禄和弘昼来,一是通知他俩明年秋天留京城看家,二是让允禄带礼部修订祭拜祖陵的礼仪和乐舞。

允禄和弘昼其实都不希望皇上出门,从前不觉得,经历了先帝朝,允禄才知道皇上出巡和不出巡的区别。

康熙每年都往外跑,虽然是有特殊意义的,但沿路花费的银钱也不少,沿路官员借此搜刮百姓,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万的亏空。但先帝一朝,先帝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景陵,省了不少银子。

但允禄也不好再说劝阻的话,只能答应下来。三人正商议,李玉急匆匆进来,“皇上,果亲王府来人,说十七爷不太好了。”

“什么?不太好了是什么意思?“允禄闻言,一下就站了起来。前两天允礼带着火器营的人去南苑试射新火器,回府后就染了风寒,还传了太医。

因为这两年他也一直病病歪歪的,大家都没当回事。听李玉这么说,乾隆也急了,叫果亲王府的人进来回话。来人说,自家王爷一开始只是普通风寒,但昨日下午烧起来,然后就失去了意识。

乾隆立刻道:“走,朕和十六叔、五弟一起去看看他。“他说着要去后面换衣服,走到一半又吩咐李玉,“去尚书房把弘瞻叫来。”李玉答应一声。

弘昼还不明所以,悄悄问允禄,“叫六弟干嘛?”允禄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皇上这是想让弘瞻给老十七延续香火呢。他就是白捡了一个亲王爵位,自然不反感这种事。十七弟家虽不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家业却也十分丰厚,上面只有两位福晋要孝敬,比自己当年还轻松。

弘瞻这小子,怪有福气的。

只是可惜十七弟,这两年一心铺在改良火器上,还没见到多大的成果。他这一去,弘瞻能继承他的家业,却不能继承他的本事。去果亲王府的路上,乾隆让弘瞻和自己坐一辆车,给他讲了自己的决定。乾隆很会哄小孩,只和弘瞻说过继给果亲王的好处。这件事对弘瞻来说,确实是好处比坏处多。毕竟不到十岁就能当上亲王的可不多见,他不用怎么努力,就能拿亲王俸禄,当个富贵王爷。

弘瞻被亲王俸禄吸引住了,来不及多想就答应下来。心里还挺高兴的。但到了果亲王府,看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昏迷不醒的十七叔,弘瞻还是忍不住落下眼泪。

他和十七叔见面的次数不多,在他印象里,十七叔是很好的人,还给他送过双轮车,以前他住在寿康宫的时候,十七福晋去请安,也经常逗他说话。弘瞻揉着眼睛,“鸣鸣……我不想继承果亲王的爵位了。”乾隆…”

路上不是商量好的,这臭小子怎么回事?

十七福晋也看过来,皇上带弘瞻来,她心里就猜到几分了。这事儿容不得她拒绝,而且让先帝的儿子继承果亲王的爵位,对她也没什么坏处。可她没想到,六阿哥本人会拒绝。

“我希望十七叔醒过来,不要死。"弘瞻越哭越伤心。允礼在孩子的哭声里缓缓睁开眼睛,看清是弘瞻趴在他床边哭,微微愣了下。

“弘瞻,你怎么来了?”

乾隆等人见允礼醒了,都凑过来。乾隆立刻把自己的安排告诉十七叔,让他安心。

无人祭祀确实是允礼最担心的事情,听了乾隆的安排,他心下

最新小说: 重生1980:从拒婚大小姐到国学教授 三角洲:变身美少女,全能猛攻王 苟在青云峰当峰主 楚剑秋柳天瑶 御兽:卷到极致便无敌 清冷孕妻去随军,轰动整个军属院 港综,我是风流差佬 横推诡怪,我是极道武圣 穿进后悔流?开局百抽,抽爽了! 我成了病娇女魔头的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