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多罗呢进贡时是纯色,样子太普通,宫里还会让人在上面绣上图案。也就只有宫里这么奢侈,很多官家女眷,都用哆啰呢做衣服,毕竟貂皮、狐皮有限,要紧着家里经常出门的男人穿,女眷只能退而求其次,穿这种不太舒服的西洋布料。
“原来是英吉利的,听说他们那里很冷,的确适合穿哆啰呢。“皇后听家里长辈说过一些西洋的国家,英国好像在北边,她下意识就觉得北方更寒冷。“李奥师父说,英吉利工厂可以大量生产哆啰呢,许多平民也能穿得起哆啰呢,证明这布料并不难织。"永琏道:“咱们也可以试试,就是那些洋人狡猾得很,不会把哆啰呢的织法告诉咱们。”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矿业和纺织业开始的,大清也可以试试。有迫切需要提高生产力的需求,人们也就会想办法更新生产工具了。“这是自然,咱们也不会把丝绸的织造方法告诉他们。"皇后笑道。永琏道:“可是哆啰呢能御寒,若是可以大量生产,百姓们冬天就不受冻了。”
宫里和富贵人家有各种动物皮毛的衣服御寒,百姓们连一件棉衣都难得。现在新疆还不是大清说了算,想大量种植棉花,恐怕得等平准战争打完。不如多研究几种可以御寒的衣料。
皇后欣慰地摸摸儿子的小脑袋,真是处处想着百姓。皇后也觉得哆啰呢不是多么复杂的工艺,她就让人找出一块哆啰呢的炕毯,跟擅长纺织的宫女嬷嬷研究了下。
长春宫众人没研究出什么名堂,倒是次日贵妃来请安,听见皇后在和人讨论哆啰呢、洋缎这些西洋织品,就说:“澳门那边有一些洋商的家眷,他们或许知道这些布料是怎么织出来的。”
这些西洋贡品在大清价格很高,贵妃在家时,也就一两件洋缎和哆啰呢的衣服,她进宫前把这几件衣服送给妹妹们,几个妹妹为了几件衣服争起来,到现在还有姐妹怪她偏心。
如果大清能生产出这些衣料,家里女眷也就不必为了几件衣服争风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