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理,却每一个字都砸在两人心上,“上面要是真知道了,还能让陈阳这么明着说出来?还派他来查?这不合常理吧?”
“再说了,这小子今天这一出,看似大大方方,实际上每一步都走得精准,既不得罪人,又能把事儿办了,这手段,可不就是小聪明的体现?”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杜明德和杨博文心头一震,两人面面相觑,一时竟无言以对。
——这就叫小聪明?这分明是……胆大妄为呀!
杨博文张了张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干笑两声,“蒋老,您这......这陈阳没有这么大胆子吧?”
杜明德则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脑海中思绪翻涌,陈阳的身影在他眼前不断闪现,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像电影画面般一一闪过。
蒋老看着两人神色各异,嘴角微微上扬,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刚才抛出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论断。
蒋老看着两人,呵呵一笑,用手指轻轻点点桌面,发出清脆的"笃笃"声,“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杜老板这个徒弟,确实有小聪明的原因。”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小子借着各方势力,上演了这么一出,能想出这么个法子,胆子够大,脑子够活,关键是演得还像模像样,连老马那些老江湖都被唬住了。”
说着,蒋老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缓缓跟两人解释起来。他先是沉吟了片刻,然后开口分析道,孙副馆长和徐景天勾结在一起,准备用一件清仿的南宋官窑骗取380万这件事,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蒋老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说,只是让人费解的是,陈阳这小子究竟是怎么知道了这件隐秘事情的。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今天陈阳得知孙副馆长找杜明德去鉴定物件时,心中必定是警铃大作,意识到事情不妙。
陈阳当时心里肯定在想,如果让师傅杜明德卷入这场骗局,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这小子二话不说,立刻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火急火燎地赶了过去。蒋老轻抚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师傅的保护之心,正是陈阳难能可贵的品质。
“只不过,这事碰巧了,”蒋老手里揉着核桃,微微眯着眼睛,抚摸着胡子说道。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深沉,“正碰上孙副馆长将这件清仿南宋官窑拿出来难为老杜,正好给了陈阳一个机会而已。”
说话间,蒋老的手指在核桃表面轻抚着,那双老练的眼睛透过茶杯的雾气看向杜明德和杨博文。
“这小子的运气确实不错,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反应够快。”蒋老缓缓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当时的情况,换了别人可能就慌了神,但陈阳不同。”
“他一看到孙副馆长拿出那件东西,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蒋老轻笑着摇摇头,“然后马上想到了对策,这份临危不乱的本事,确实难得。”
说着,蒋老一边揉着核桃,一边淡淡笑了一下。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欣赏,也有几分无奈。
“这小子,借着自己的身份、宋开元的势力,加上认识冯源馆长,借势而起,顺事而为。”
“你看,”蒋老放下核桃,伸出手指在桌面上轻点了几下,“他先是用自己的身份震住了孙副馆长,然后搬出宋开元的名头增加威慑力,最后又提到冯源馆长来巩固自己的立场。这三招下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这种手段,”蒋老重新拿起核桃,在手中慢慢转动着,“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一般人在那种情况下,能想到其中一招就不错了,更别说三招并用了。”
“而且最妙的是,”蒋老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把这些招数用得不露痕迹,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这份城府,确实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