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人口高达5000多万人,德国可以轻松动员出超过500万的军队。法国拥有4000多万的人口,动员出400万的军队也是比较轻松的。
虽然西班牙拥有大片的殖民地可以动员出土著军队,但德国和法国也拥有不少的非洲殖民地。
这些土著武装出来的军队整体战斗力还是比较低下的,他们参与一些不太重要的战役或许可以,但想要指望他们和德法这样超级列强的军队对抗,明显还是不太可能的。
在卡洛的心中,实际上是倾向于第二种选择方式的。只不过第二种选择方式实在有些太过冒险,获得胜利固然能让西班牙成为欧洲霸主,但西班牙和法国以及被拯救的俄国是否能够抵抗英国和德国的联合,这是让卡洛不断犹豫的问题。
英国和德国的联合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不仅代表着世界第一的陆军和世界第一的海军合作,同样也代表着欧洲的工业第一强国和工业第二强国合作。
虽然西班牙法国和俄国的工业加起来也不弱,但与英德的工业总额相比,明显还是差了很多的。
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自己的方式挽救俄国,这对于第二种选择来说将会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俄国,法俄就可以抵抗来自德国的陆上压力。但要是没有俄国的话,西班牙和法国就算拼了命,也不一定能够打败英国和德国。
因此,在进行自己的选择之前,卡洛需要高度关注欧洲各国的局势发展。
俄国的局势发展非常重要,奥匈帝国的局势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意大利,对卡洛来说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卡洛出身于意大利王室,对于意大利的实际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别看意大利的人口不少,拥有3300万的人口,能够武装出接近300万的军队。
但实际上,这300万意大利军队发挥的战斗力,一定不如100万西班牙军队发挥出的战斗力。
意大利的工业又是列强当中最弱的,给自己盟友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卡洛在考虑欧洲局势的时候往往也不会考虑意大利,因为不管意大利是自己的盟友还是敌人,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都实在有限。
历史上的英法之所以要拉拢意大利,是因为如果没有意大利海军的帮助,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海军将会掌控地中海局势。
英国如果加强对地中海的舰队部署,正面与德国海军决战的力量就会减少。这也是他们拉拢意大利的原因,意大利也就海军能够称得上不错的力量。
现在有了西班牙,这方面完全可以忽略意大利的影响力。西班牙的海军目前是稳稳的世界前四,如果算上无畏舰的话,卡洛已经可以自信地宣布西班牙是世界前三的海军强国。
未来随着无畏舰的建造,西班牙的海军地位会不断的稳固,超越法国的海军也是迟早的事情。
哪怕德国已经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建造海军,想要追赶上西班牙的脚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卡洛对海军的投入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时间,如果西班牙对海军长达数十年的建设能被德国在数年内超越的话,那只能证明卡洛这么多年的部署完全白费了。
不只是海军方面,西班牙在电力,汽车,发动机,飞机和坦克方面的部署,都已经领先了欧洲各国一大段的距离。
皇家奔驰汽车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汽车公司的龙头企业,靠的不仅是先人一步的销售渠道,还有不断更新改进的相关技术。
除非这些欧洲国家强行偷取西班牙的技术情报,或者直接不要脸的抄袭专利进行仿制,否则他们想赶上西班牙现有的汽车技术,也需要长达十多年的钻研才行。
至于飞机和坦克这种重要的军事科技,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根据皇家安全情报局的情报,在去年的时候,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公司才进行了第一次飞行实验,而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