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那希望杜老哥早点投降,这样少爷就能多个不错的朋友了!”千云眨了眨大眼睛,脆声嚷道,也跟随叫起了“杜老哥”这半亲切半戏谑的称呼!
“不得无礼!”千荷瞪眼叱道,杜伏威是何等人物?怎么也算一方霸主,岂是千云这婢女能随便评价和称呼?
千云吐了吐粉舌,在千荷雌威下,却也不敢继续造次!
……
片刻后,萧影等人返回赤台山。
看萧影等人反应,诸将就知道谈和顺利,顿时齐齐大松了口气。
此次谈和,既避免了一场胜负难料的兵戈,还为己方暂时少去一个强敌,使之有更强军力,更多时间,更宽裕人手,去应对其他强敌,一举多得,算得上众望所归,倒是没人有不同意见。
随后无需萧影亲自吩咐,四婢便把命令传递下去,很快有人执行,释放江淮军及太行山、陀螺寨和南蛮等四个势力的俘虏,并让他们带走了黑云骑的武器盔甲。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武器盔甲,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武器盔甲甚至比黑云骑本身还重要。
有战争就有伤亡,黑云骑本就是百战悍卒,至今不知轮换替补了多少人,黑云骑数量是由武器盔甲决定,次之才是合适人员。
以江淮军的体量,占有百万疆域,拥军数百万,合适人员肯定不缺。
靖武王的靖武卫也是如此,要是武器、盔甲、战马等数量充足,别说三千,在《血魔图》相助下,三万之数,萧影也能挑出足够人员!
谈和约定,隋军已经率先信任执行,却不会就此退兵,还得等山下江淮军先行撤离,才能安心离开赤台山,看要撤回海陵城,还是驰援江都。
烈日西偏,光明慵懒!
可能是看靖武王极为信任,爽快履约。江淮大营大动,明显可见地开始拔营整军,准备离开。
斥候来报时,萧影、独孤凤等诸将纷纷大松了口气,暗地里却是猜测起靖武王和江淮总管的关系了!
毕竟按照约定,还有萧皇后以朝廷名义,承认杜伏威吴王身份的诏书,这是谈和的一大条件,很重要。
对于各地反王来说,朝廷诏书目前还是挺重要,可以名正言顺掌控势力,获得很多民心。
一些反王嘴上的“无所谓”,甚至大骂、无视或抹黑朝廷,只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已!
乱世,最苦的是百姓。
隋朝统治天下数十年,更是结束了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数百年黑暗乱世,还是极受大半天下人认可。就算如今反王并起,贼寇遍地,大半平民百姓还是感激或承认隋朝,依旧认为自己是隋朝子民,这就是正统!
如果杜伏威以“朝廷诏书”为理由,拖个几天,萧影和任何人也挑不出理来,到时凤鸣军和宇文叛军估计已经开始攻城,甚至已经破城也有可能,到时黄菜都凉了,谈和意义大减。
萧影虽然一直说双方都急,有谈和基础。归根究底,还是隋军比江淮军更急一些!
如今江淮军爽快提前撤离,间接给予了萧影和隋军更多反应时间,算是帮了隋军一个大忙。
这是个不小的人情!
当然,让隋军和凤鸣军、宇文叛军早点打起来,最好两败俱伤,对江淮军同样是好消息,帮助不小且压力大减,此消彼长嘛!
萧影果断立刻召集诸将商议,谈和后,赤台山隋军可不是简单撤离就行,要分兵海陵城和江都,多了浪费,少了不够,也需要慎重对待和选择!
诸将很快齐聚赤台山主帐,也就是靖武王所在王帐。
“以妾身看法,便是王爷亲率精锐驰援江都,最主要是牵制宇文成都和骁果军,免得我方伤亡过大;其余军团回援海陵城,到时看情况……看是固守待援,或者主动迎战!”
众人入座,军师王采璇率先提出建议。
众人沉默纷纷点头,这本就是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