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红色衣裳,外套一件薄绣团小坎肩儿,领口、袖口蓄着白边兔绒,双眸澄澈透亮,眼底里满是灯锦簇,样子甭提多喜庆了。
姑娘好动,燕子似地在广场上来回穿梭,看见买卖摊儿就凑过去问东问西。
她倒是不怕生,见别人家的孩子手里提着小红灯笼,就立马跑上前,笑嘻嘻地问:“你这个是在哪买的?”
人家告诉她了,她就跑回来,央求东叔也给她买一个,同时不忘给弟弟带上一份儿。
放眼望去,总有各式小吃,小酥、萨其马、炸豆腐,一阵阵烟火气升腾起来,弥漫着灯影,叫人看了满心欢喜。
江雅虽然年幼,心里却顾得周全,看见卖画儿的,便连忙跑过去,扯着嗓门儿大喊:“给我来十人儿!”
东风忙劝说道:“大侄女,十个人儿,你吃得了么?买俩就行了,你和承业,一人一个。”
江雅一愕,茫茫然地指向身后几个保镖,却问:“这几个叔叔不吃么?”
“不吃,不吃。”众人连忙摆手。
“吃吧,吃吧!”江雅笑嘻嘻地说,“我请你们,东叔,快拿钱呐!”
张正东摇头苦笑:“你倒是会借献佛。”
正要跟摊主说只买两个,可在灯会上做买卖的小商贩,向来是听多不听少,也不知他那手咋就这么快,勾勾点点,就画好了三五个人儿,再算上提前做好的样式,整十个,忙就满面堆笑地递过去,不容推脱道:
“几位爷,多谢照顾,多谢照顾!”
东风正要发难,许如清却说:“大过节的,别因为这点小钱闹不愉快,买就买了吧!”
说着,便给摊主交了钱。
江雅兴致冲冲地接过人儿,立刻逐次发给众人。
保镖见是大小姐给的,不敢强行推辞,便只好谢了两句,硬着头皮接过来。
于是,几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就这般每人手里拿个人儿,在游客讶异的目光中,紧随着江雅身后闷头快走。
看客不禁窃窃私语:“瞅这几位大哥,还挺有童趣!”
几个保镖觉得没面儿,连忙把人儿嚼碎了,咽进肚子里。
“那边有灯!”江雅转头冲大家招呼道,“小弟,咱俩去猜灯谜,快点快点!”
说罢,便走过来扯住江承业的手,蹦蹦跶跶奔前方跑过去,唬得众人连忙快步跟上。
不远处的摊位前,一个身穿长衫、头顶六合帽的摊主正在吆喝叫卖,其后的木架子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烛彩灯,周围站满了男女老少,有几个书生模样的看客,对着灯谜指指点点,欢笑声此起彼伏。
此情此景,正可谓:
一灯如豆挂门旁,野草能随意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江雅领着弟弟硬挤过去,仰着脑袋,冲摊主问道:“多少钱猜一个?”“嗬,这位小姐模样可真够俊的!”摊主笑呵呵地比出两根手指,“两毛钱猜一个,猜中了有奖!”
“这可够贵的了。”姐等人也跟了过来。
摊主抬手指了指桌面儿,却说:“哎哟,我说这位夫人,您瞅瞅我这奖品也不是便宜货呀!”
众人低头一看,只见桌面儿上陈列的奖品,多半都是文房四宝,偶有几把扇子,尽管都是些便宜物件儿,但也的确不是几分钱的破烂货。
许如清笑了笑,说:“既然都来逛灯会了,高低也得猜个灯谜,又没多少钱,别扫了孩子的兴致。”
隔辈亲,亲在心。
大姑奶奶有多疼两个孙儿,自然无需赘述,当即便答应下来,低头冲江雅说:“小雅,去选一个吧!”
江雅笑着说:“大姑奶,你先选一个让我看看呗!”
许如清点点头,微笑道:“那行,我先选一个,你们俩接着再选。”
说罢,便有些茫然地望向眼前的灯。
仔细思忖片刻,终于点了一盏“白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