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什么身份,光荣负伤,候补团长,申请借台车出院还算事儿么?”
“不错,不错!”李正西莫名欣喜,“这事儿我得抽空跟嫂子唠唠!”
大家也都跟着吹捧一通,弄得北风挺不好意思,急忙制止道:“行了行了,都是职责所在,你们可别再寒碜我了。”
有人笑道:“正北,你别得意,等咱大帅再跟吴秀才打的时候,哥几个也捞份儿军功,跟你平起平坐!”
“那我可等不了你,估计到时候我就是师长了。”
“嗬,刚才还说寒碜,现在又顺杆儿爬上了,你就他妈吹吧!”
众人应声哄笑。
一时间,豪言壮语伴着嬉笑怒骂,当真是意气风发,男儿模样。
方才的些许尴尬,此刻也早已荡然无存。
虽说不能谈论机密,但毕竟还有许多广而告之的政令可聊,诸如“某部旅长因临战畏缩而遭枪决”,“某部兵员因年老力衰而遭裁汰”,“省府决定兴办某某军校”,这些新闻早已见诸报端,自然不必刻意隐瞒。
不过,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关于东三省航空筹备处。
其实,这部门前年就已成立,但始终拖拖拉拉的,没办多少实事儿。
直皖战争中,老张渔翁得利,趁机缴获了皖系十二架飞机,却因人才和基础建设不够,竟未能投入战场,使奉军将士在跟直军作战时,吃了头顶上的亏。
张大帅知耻后勇,吃一堑长一智,眼下立刻重视起来,筹建空军学校的相关事宜,早早就已提上了日程。
大家谈论空军,一方面是倍感振奋,但更重要的却是眼红空军的待遇。
且不说同等军衔儿的情况下,空军士官的饷银丰厚,就连学员也能享受额外津贴,更不用说那一身行头,皮夹克一穿,那真是相当带派,谁见了不羡慕?
“咱几个就不用想了,”有人感叹道,“平时要能多发两双皮鞋,我就谢天谢地了。”
众人哄笑。
言谈话语间,便可一窥奉军革新之迅猛,雷厉风行,变化远超预想。
张大帅封关自治,将“奉人治奉”的噱头发挥到了极致,截留三省关税,不再上交首府,资金充裕,整军经武,又倚仗小东洋扶持借款,凭着“唯武器论”的方针,疯一般大批采购先进军火,同时自办军械厂,如火如荼,片刻不怠。
不止空军,奉张同时还将原属京师调遣的吉黑江防舰队收入麾下,够船改装,东拼西凑出了一支海军舰队。
葫芦岛炮台山航警学校虽然尚未筹办,但却早已列入了“整军经武”的计划之中。
张大帅想要问鼎中原,光靠三省人才,显然远远不够,于是又派人前往各地军校,下重金挖墙脚、抢才俊,除了东洋士官学校的留学生以外,就数保定讲武堂的毕业生来的最多。
按说保定、洛阳两地,本该是直系的根基所在,可奉系竟能在曹吴二人的眼皮底下,愣把直系的青年才俊挖走,也当真是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实在是直系内部元老众多,凡事都讲论资排辈,年轻人想要出头,简直难如登天。吴秀才自视过高,打了胜仗,难免有些傲气,每到封赏晋升之时,往往一言独断,常常引人不满。
奉系元老也多,因为仗没打好,所以大多都被老张顺势撤了实权,由此多出了不少实缺。
老张恨不得亲自拟一道“求贤令”,只要是前来投奔的优秀毕业生,不画大饼,不设虚名,径直入伍担任军官。
鸟择良木而栖。
青年才俊蜂拥而至,直系再想阻拦,也只能望洋兴叹。
眼见众人聊得热火朝天,李正西却只能静静地听着,搭不上话,渐渐就退至一旁,倚着窗台望向北风,眼里倍感钦佩。
林之栋心思细腻,怕他觉得冷落,便凑过来打了声招呼,问:“三哥,这段时间都是你来照顾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