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秀大会上,乔丹离得甘国阳很远,当他听到开拓者在第二顺位选到甘国阳,甘国阳成为了榜眼时,乔丹不禁又是一阵失落,他又输了一筹。
虽然他早就知道,自己应该会在第三顺位被公牛选中,但他不喜欢总被人压一头。
在真正开始nba比赛后,乔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比赛结束后看当天开拓者有没有比赛,有的话看看甘国阳的表现怎么样。
在10月和密尔沃基雄鹿的比赛中,迈克尔-乔丹得到了37分,是那一届新秀的最高得分;而仅仅几天之后,甘国阳便在洛杉矶大西部论坛砍下39分,超越了乔丹,成为84新秀得分最高的球员。
为此,乔丹在之后对阵尼克斯的比赛中拿下33人,和步行者的比赛里拿下27分和34分,憋着一口气想要超过甘国阳。
但这也给他招致了许多批评,认为他打球太独,不会分享球权,用高出手低命中去刷分。
在和开拓者的比赛前,公牛刚刚经历了一波4连败,胜率直线下滑,乔丹受到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相比而言,甘国阳所在的开拓者一路胜利,甘国阳也是在拉姆齐的调教下,越来越像一个正统的中锋,攻防俱佳,默默为团队做着贡献。
这一切,让乔丹急切地想要在这场比赛中证明自己,在和甘国阳的直接对话里,带领公牛获取胜利。
在开场时,甘国阳总是有意无意地盯着乔丹看,其实乔丹也一直在关注着甘国阳。
于是,一开场乔丹就开始利用自己的突破,去试图撕裂开拓者的防线,同时用传球来带动队友进攻,为比赛打下好的基调。
乔丹的突破是那样的犀利,他的技术水平显然超越了当时普通的后卫,他的步伐控制,变向能力,控制能力,和本身的身体素质都超越了时代。
在篮球刚刚发明的时候,篮球比赛和足球比赛差不多,并不是全攻全守,而是有专门的后卫守在后场作为防守球员,所以才有了“后卫”这个名称。
之后随着技战术的不断进步,每个球员都参与到了攻防中,但后卫的名称还是保留了下来,一同保留下来的还有后卫的战术地位,他们只是场上的辅助球员,球队真正的核心是中锋。
这样的现象一直到60年代依然没有彻底改变,那是后卫要受到种种限制,包括运球,翻腕吹罚异常严格,所以很多球员才练就了熟练的单手运球和低腰突进。
因为换手运球和大幅度变向往往就是犯规。
到了70年代,这一情况开始逐步改观,尤其是在aba,越来越多街头元素涌入nba,直到nba把aba吞并,一同吞并的还有aba的各种风格——包括三分线。
到了80年代,外线的各种技术终于开始爆发,后卫们的运球开始变得越来越哨,同时也异常的犀利,胯下运球、连续变向、突破垫步、跳步,欧洲步,外线球员的武器库在逐步丰盈起来。
其中,乔丹便是里面的代表人物之一,超高的天赋,外加在大学所打下的扎实基础,让他做任何外线动作,都是那样的潇洒轻盈。
他似乎永远要比比人快一个到半个节拍,每当防守者想要发力跟上他时,乔丹往往已经飞在了空中。
“保持距离,让他跳投!跳投!如果他要突破的话,就让他从左边,不要放他的右手!还有,最主要的是要切断他和其他队员的联系,每个人保持好对自己防守人的专注,不要轻易的包夹,大不了我们放他得分。”
第一节比赛快要结束时,拉姆齐叫了一个暂停,此时场上的比分是25:25,双方打平。
开拓者这边,每一个位置上他们都不落下风,进攻中依靠桑普森和范德维奇的个人能力,公牛是对两人毫无办法。
但在防守中,开拓者同样对乔丹这个新秀办法不多,今天他就好像一头愤怒的公牛,一开始就疯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