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周明远完全不一样。
激进,激进是他的座右铭。
他试图说服顾采薇和保持中立的小荔枝,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在江城的核心商圈。
与其开校园店,不如用这笔钱去核心商圈开设一家旗舰店,面向更广阔的社会人群。
得到年轻白领和自由职业者的肯定,才能进一步提升品牌高度和盈利能力。
虽说大家都是关系极好的好朋友,但在事业上,顾采薇可从来不会妥协。
【我们没必要冒这么大风险啊?】
【明明以现在app的注册人数上看,平缓的开几家校园店一样可以消化掉。】
也不怪她趋向保守考虑。
60万看上去不少,但在核心商圈开一家像样的新店,成本其实很高昂。
她提到过的租金、装修、设备、人力乃至新供应链,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就是想确保资金效率最大化,降低风险.不好吗?】
顾采薇想不通。
事实上,在江城的核心商圈,比如武广、江汉路、楚河汉街、光谷步行街这种地方,早就聚集了连锁咖啡品牌。
咖啡巨头星巴克,以及不少独立小资咖啡馆。
相比这些店铺,解忧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孩子。
新店如果缺乏鲜明特色,贸然走进商圈的歼灭战里,容易陷入低价促销的恶性循环。
她虽然没有像之前那样做详细的背调,但也对一件事心知肚明。
如果在核心商圈开新店,客户群体需求差异相当显著。
北苑店主要服务学生群体,这些人对价格敏感,社交需求又强,所以装修中周明远提出的打卡地和音乐角,就成了前期必不可少的出圈细节之一。
但商圈客群更复杂。
白领追求效率与品质,游客注重体验打卡,居民偏好休闲放松,大家都没那么吃这套。
假如没有针对性的新东西,或者说空间设计依旧老一套,能不能留住客户?
这是个问题。
【你看,我刚刚算了下盈利模型,太远的地方暂且不讨论,就说光谷店。】
顾采薇十指翻飞,一边算着账,微信聊天界面跳出一条又一条。
【租金和装修成本绝对要翻倍。】
【光谷店的租金我在网上查过,差不多是北苑的3-5倍!还要给高额物业费和公摊费。】
【而且在商圈开店,怎么说也要漂漂亮亮的吧?对门店形象要求高,装修投入就得继续加钱。】
【还有!】
不知不觉间,顾采薇的思考越来越深入。
【无论你我还是小荔枝,都不可能天天去光谷看店吧?】
【所以要招店长,店长还得有能力,要懂得多部门协调,比如商场物业,联系供应链,多多搞营销活动】
【最好不要延续北苑店的校园管理模式,感觉适应不了商圈的快节奏。】
吹好头发,周明远爬上梯子,躺回自己的小床上,翘着二郎腿回消息。
他没有像顾采薇那样长篇大论,试图来论证继续在校园周边开店的优点和可行性。
说服顾采薇,他仅仅只用了短短几句话。
【薇薇你这么聪明,那我问你一个问题~】
【快说!】
对方回应。
【假如你是投资人,你已经看到了解忧咖啡从0到1的商业价值,接下来是想看它从1到很多个1,还是从1到10,再从10到100?】
【.】
【复制自己的成功很简单,但走出舒适区需要勇气,如果说这次走成了,我觉得站在投资角度讲,就很容易拿到投资和背书了。】
【说明我们解忧咖啡的模式,面对任何消费者和任何区域,都依然有极强的竞争力。】
顾采薇似乎思考了很长时间。
过了好一会儿,才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