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带话,说是寻到了她想要的下卷书,让她今日晚间去王府中取。
顾宁熙不无惊喜,阿姊生辰将至,昭王殿下可是帮了她的帮忙。1顾大人到访,孙敬不由眼前一亮。
他亲自引了顾大人去书房,又提醒顾大人王府中已经备了晚膳,一会儿请他用过膳再走。
顾宁熙不免犹豫,孙敬低声恳求道:“殿下这几日胃口不好,顾大人既与殿下交好,不妨陪一陪殿下。”
两个人一同用膳,总比一个人好些。
孙敬知道近来朝事不顺,殿下身为主君有不少烦忧之处,只是面上不曾显露,不能让昭王府人心浮动。尤其是与陛下之间,殿下已有数日不曾去宫中请安若是太子或者淮王殿下与陛下起了龅龋,尚有姚皇后娘娘在中间转圜。可他家殿下……王妃娘娘去得早,殿下在宫中无人护着。纵然陛下是疼爱昭王殿下的,可也架不住皇后娘娘与另二位殿下的分量。天家父子先是君臣,再论亲疏,本就比寻常人家难办许多。孙敬看得出来,也只有遇上顾大人的事,殿下才会稍稍高兴些。就好比前日里顾大人邀殿下小酌,殿下回来后便有精神不少。还有王妃娘娘刚过世那一会儿,也是顾大人陪着殿下的。孙总管言辞恳切,顾宁熙答应下来:“好。”孙敬松一口气,含笑目送顾大人进了书房,又去膳房打点。许久不曾来这里,顾宁熙当先便看见书案上摆着的一架筒车,它被主人精心保管着。
她笑了笑,见礼道:"殿下。”
陆憬不急着将书给元乐,他提到工部的公文,先问道:“要去仁智宫?”“是啊,臣去督办工事。”
顾宁熙已是工部五品郎中,有资格独立办差。陆憬心道如今也好,如今朝堂动荡,他没有把握能完全护住元乐。能够出去避一阵是非,对元乐来说再合适不过。
“预备何时动身?”
“一月二十五。“顾宁熙笑着答,不曾隐瞒,“一月二十五是我阿姊的生辰,我陪她用过午膳便走。"< 2
顾宁熙想了想,又交代道:“工期大约两三月吧。”因先前河北战事抽调钱粮,故而仁智宫的修建推迟了些。“中途可会去春猎?”
顾宁熙点头,想起自从昭王殿下离京后,他们已经许久不曾同往猎场。陆憬算了算日子,春猎在三月初,他们大约要分别一月。顾宁熙道:“还有一物,请殿下代我转交给武安侯。”她赶不及武安侯的生辰,提前备了生辰礼。八个威武不凡的小士兵,其中两人冲锋,两人策马,还有四人戍守,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先前顾宁熙过生辰时,武安侯送过她一块玉石当赠礼。说来武安侯也是个妙人,凡是人情往来,关系近的他便送块大玉石,关系远的他便送小玉石,侯府库房中的玉料仿佛总也送不完。顾宁熙笑着道:“这几个小士兵配武安侯的木战车,应该刚好。”不消多提,陆憬料想怀澄必定喜欢。元乐若有心投人所好,必然是能将那人哄得服服帖帖的。
陆憬打量盒中的木雕士兵,一看便知是元乐亲手所作。他不由对比起书案上自己的筒车,虽说木雕小人远不及筒车构造精巧,但毕竞有足足八个!<2
“你便只给他刻了?”
“是武安侯的生辰……“顾宁熙抚额,笑着道,“那殿下想要什么,臣单独再刻。”
她去仁智宫办差,远离朝堂,应当会有些闲暇。昭王殿下脑中浮现出一个答案,可惜他开不了口。<3顾宁熙倒有了主意,先卖一个关子:“等臣回来,便赠给殿下。”“好啊。"陆憬眸中蕴了一抹笑。
他将怀澄的生辰礼收起,孙敬适时在外道:“殿下,晚膳已备好,您可要与顾大人一同用膳?”
陆憬觉得此言甚合心意,颔首:“传罢。”孙敬乐呵呵地吩咐人布菜,今夜备的都是昭王殿下与顾大人喜欢的菜式。晚膳时顾宁熙尽力寻了些轻松的话来提,想避开朝局。去岁昭王殿下初回京,是一战擒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