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不会出言劝谏。
顾宁熙条理分明,如实述了工部目前的打算。原有的亭台楼阁大致保留原貌,只拆去回廊一角,延伸入新苑。新扩修的部分与旧园子相呼应,衔接处一步一景。如此一来无需大动干戈,只需要在扩建处多费心思。
陆憬颔首:“便如此办吧。”
顾宁熙一礼应下,这两日便可绘出草图。
未时光景昭王府备了茶点,陆憬合上图纸,只道:“讲讲近两年朝中事罢。”
虽说已看过韦范所呈节略,但陆憬还想听听东宫人眼中的朝局。
顾宁熙当然有所准备,毕竟昭王当初是以熟悉朝局的由头将她调来王府。
朝政芜杂,顾宁熙想了想:“那臣便从三省说起?”
“好。”
起草诏令的中书省顾宁熙说得较为简略,这些年中书令一直都是陛下最信任的裴牧裴大人,不曾变过。
“淮王殿下前年升了侍中,执掌门下省。”门下省可驳回中书省草拟的诏书,权柄不小。
“且门下省去年新设了政事堂,三省的最高长官都会在那里议事。”
至于尚书省,尚书令便是昭王殿下。尚书省下辖六部,各司其职。明面上六部为平级,实则也分先后,以吏部为首,顾宁熙所在的工部时常被列于最末等。
吏部掌文官的任免、考课与调动,吏部尚书赵大人乃太子殿下举荐。
太子殿下有心整顿吏治,考校在朝官员。目前已拟出条陈施行,只不过较为温和;以奖励居多,对拖延或失职的官员虽列出责罚,但往往轻拿轻放,严令他们下次改过。
其中的效果顾宁熙没有多提,她抬眸,想来昭王可以自行意会。
陆憬笑了笑,与顾宁熙眼神相汇。
一番叙话,天色已不早,顾宁熙没有再往下提。她再三回忆过,确信自己的话语中没有什么破绽或疏漏,不会授人以柄。
屋中静下来,顾宁熙适时起身:“殿下若无其他吩咐,臣告退?”
“好。”
顾宁熙一礼,克制着不去看其他,很快出了书房。
离散职还有些时辰,她预备回自己的值房收拾一二。
书房内归于宁静,陆憬望见收于一旁的工部图纸。
当年他离京前,元乐方进士及第,供职翰林。
在东宫三年,他的性子似乎沉稳不少。
……
月朗星稀,画卷上一枝桃花开得灿烂。
顾宁熙调了颜色,接着缀上碧叶。
工部的图纸既已得了昭王允准,时间优渥,她可以等到明日当值时再画。
一旁的空桌上晒了一幅未干的新作,吟岚小心将其铺平。
一共有三幅画,后日小厮就会一齐送去迟云书肆。顾宁熙先前与书肆的掌柜议定,一向将自己的画作摆在书肆中,请他们代为售卖。再分出两成利,顾宁熙自己得八分利。
顾家虽是百年大族,但家风清正,唯恐三代以后族中子弟骄奢淫逸,是以在银钱上惯来留心。顾氏子弟衣食不缺,出行周全体面。但若是要有额外的花销,往往需要另行贴补。
顾宁熙与母亲在顾家根基浅,不似沈夫人,既有管家之权,又有陪嫁的商铺田地可以收租。
想要瞒着顾家置些薄产,得多动些心思。
顾宁熙擅丹青,进了工部后又勤加精进。她并非名家,但画作销路尚可。达官贵人自然看不上,但家底殷实些的平民也喜欢买一两幅画作装点家中。近来春景图尤其受人喜爱,顾宁熙一连画了七八幅。新画的三张都各参照了昭王府一角,善加改进,既好看又省心力。每月卖出三五幅,便是一笔不错的进项。既然要购置宅邸,她节流不易,得多开源。
她想起陛下赐给昭王府的四个铸钱炉,既能自行铸币,那可当真是取之不尽。
顾宁熙添上几笔,对吟岚道:“我这儿也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