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李弘(2 / 2)

风掀起窗纱,送来远处夜市的喧嚣——卖糖画的梆子声,算命先生的胡琴声,还有不知哪家孩童的笑闹声,像一床柔软的锦被,裹住了这深宫夜话。

次日卯时,李弘早早来到两仪殿,命人撤了殿内的青铜香炉。

当大臣们被淡雅的艾草香取代往日的沉香味时,都露出诧异之色。

"昨日路过西市,见百姓用艾草熏虫,说可避瘟疫。"

太子晃了晃手中的《乾武手记》,封面的"百姓万岁"四字在晨光中闪闪发亮,"大伯说,治天下如烹小鲜,火太急则焦,水太凉则生。”

“诸位爱卿今日议洛阳水患,且先说说——灾区的百姓,此刻最缺的是米粮,还是草药?"

殿内先是一片寂静,继而户部尚书刘德威上前一步,袖口还沾着昨夜算粮册时的墨渍:"启禀太子,下官昨夜查了常平仓存粮,除调拨赈济外,尚可留三成防备夏荒。”

“但灾区此刻腹泻盛行,太医院的防疫方子,需配岭南的藿香......"

李弘看着他额角的汗珠,忽然想起《乾武手记》里夹着的一张泛黄纸页。

"为官者,当知粟米几文钱一斤,麻布几尺能制衣,百姓痛处,方是为政要处。"

散朝时,武媚娘站在殿外的梧桐树下,看着儿子蹦跳着过来,发间还沾着一片艾草叶。

她伸手替他摘下,忽然听见李弘仰着脸说:"母亲,父皇说大伯手记的精髓,其实是''百姓万岁''四个字。”

“昨天儿臣让人把这四个字抄了贴在东宫。"

"弘儿做得对。"

武媚娘的声音轻得像落在肩头的柳絮,指尖却忍不住捏紧了艾草叶,汁液染绿了掌心,"只是你要记住,这天下的百姓,不止是朝堂上喊的''万岁'',更是你要放在心尖上的——每一个卖胡饼的老汉,每一个补衣裳的妇人,每一个在水患里哭着找爹娘的孩子。"

巳时,李弘抱着《乾武手记》蹲在东宫廊下,看那些官员的孩子们往宫墙上刷石灰。

远处传来钟鼓楼的报时声,李弘站起身,看见母亲正陪着父皇往这边走来,两人的衣摆扫过廊下的艾草,香气混着春日的暖风,飘向宫墙外的市井街巷。

他忽然想起手记里的最后一句话:"所谓万岁,非帝王之寿,乃百姓之愿——愿其食能饱,衣能暖,病能医,愿吾等子孙,能见太平。"

最新小说: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