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3 / 7)

样的回答。

“那成了之后又能怎样呢?”林小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探寻。成庆华摇了摇头,解释道:“短期内只能装在船上,还不能铺设铁轨制造火车。”原因显而易见,铁既昂贵又稀缺,而且按照现在的民风,铁路一旦建成,沿途的百姓肯定会偷铁。偷去熔化了,铁轨和证据就都没了,抓他们有什么用?铁轨已经没了!重新铺设铁轨既劳民又伤财,这样一来,铁路的战略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林小风心里盘算着,他打算用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来研究蒸汽机,然后再更新换代。等到那时候百姓富裕了,偷铁轨的事情自然会减少。他叹了口气说:“我知道这很难,所以自从交给工部后,我就没再过问。”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期待,“现在不宜操之过急,但也不能自暴自弃。”

“臣明白了。”成庆华听后,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他作为工部尚书,部门业绩不佳,责任自然在他。林小风又叮嘱了几句后,便返回了乾清宫。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在诉说着他的决心和信念。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温暖。林小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景色,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他决定让吏部把方以智从翰林院调走,去地方上做知州。他知道方以智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潜力,但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砺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林小风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就要看方以智自己的造化了。他想,要想名扬四海先得从治理地方开始。治理得好百姓自然会传颂他的名声;等政绩显著了再给他一两次立功的机会;如果方以智能把握住就召他回京委以重任。到时候投奔他的人将数不胜数大明的科学也会因此大踏步前进。然而讲学现在不是时候反而会带来弊端:一来方以智年纪尚轻国子监的学生都比他年长;二来他没有教学经验学生肯定不服他。在这些因素下方以智很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而人一旦开始自我怀疑离崩溃就不远了。林小风可不想毁了大明这位未来的物理学家,他需要的是一位能够让学生自发学习科学的老师!

旨意下达后不久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走了进来,他刚病愈不久显得有些虚弱。“皇爷内阁呈上了两份公文。”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急促,“一份是刘肇基请求抚恤金的另一份是兵科给事中弹劾刘肇基的。”

“抚恤金?”林小风听后有些恍惚,他没听说保定、真定有战事啊。既然没有战事哪来的抚恤金之说?正疑惑间他接过了两份公文,仔细阅读起来。看完后他恍然大悟,原来刘肇基的军队之所以如此勇猛是因为他的训练方法与众不同。别人训练是流汗他训练是流血。自从他掌管练兵以来因训练而死的士兵近百人,刘肇基这是在为他们请抚恤金。而兵科给事中也因此弹劾了他,虽然抚恤金不多但不合规矩。按照明军的规定只有战死沙场的人才能享受抚恤金,训练死亡的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兵部是怎么处理的?”林小风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严肃。高时明看了看公文说:“兵部按照惯例没有批准抚恤金并弹劾了刘肇基。”“那就按兵部的意思办吧。”林小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但是皇爷……”高时明欲言又止被林小风瞪了回去,“各部衙门的规矩不能坏否则朝堂就乱了。我作为君主更不能破坏这个规矩。”“抚恤金可以给但不是由兵部出。”“陛下的意思是?”“从我的内库出告诉他们我想要一支能对抗建奴的军队。”“奴婢遵旨。”高时明恭敬地回应道。

从此林小风日理万机勤勉不辍。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腊月。腊月初八这天,林小风正喝着腊八粥,突然听到门外太监急促的声音。“皇爷宣府和云南的紧急军报到了!”他闻言心中一紧,连忙放下手

最新小说: 六岁抛夫弃狗后夫君找上门了 捡到早死的阴湿竹马后 九零香江豪门吃瓜日常 旖旎新婚 安和九年春雪 夏夜围猎 初雪后遗症 潮湿听夜[先婚后爱] 上将A被触手产卵了[GB] 我的师弟是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