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女生小说 > 九重娇 > 第五十五章 七发

第五十五章 七发(2 / 3)

不解,但是想来想去,怎么都想不明白。

宣室殿内,被紧急召来的中大夫急匆匆地被春陀引进来。刘彻已经等了他有一会了,他手旁的案子摆着节杖及诏命。

刘彻开门见山地说:“严助,朕和太皇太后决意发兵东瓯,壮我大汉国威!”他指向节杖及诏命,笑着说:“大军长途跋涉,费时费力。朕和太皇太后决定任命你为使节去调会稽当地的驻军。”

严助激动起来:“陛下,臣必定不辱使命。”

他大礼跪下,双手虔诚地接过节杖和圣旨。

刘彻看似随意地叮嘱他:“去吧,准备一下,明早就带着朕给你准备的人出发。”严助再拜首,刘彻又似乎是刚想起来补充道:“调动军队要动用兵符,但朕和太皇太后商议下觉得还不需要用到。”

这个牵强到刘彻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理由,严助还真信了。原因很简单,少年心性最是单纯。他是刘彻提拔的,绝没有想到陛下会骗他。

等到黄老之臣被太皇太后拒见的消息传出时,严助正迎着清晨的露水带着几十骑精骑上马。他心中微微的不安一下被驱散了,甚至有点内疚怀疑陛下。

他决计要拿出殿内辩论的勇气和魄力,为陛下做好这件事,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接下来的几天,刘彻哪都没去。就待在椒房殿等着消息,阿娇明明知道他心中急的像火燎了草原一样,但是看他非要装出这个没事人的样子也只能假装不知道。

古代通信实在太不便利了,长安和会稽一个在后世的陕西一个在浙江。即便有了结果,飞马传书回来也要个几天几夜才能得到消息。

刘彻决定再来一次召举,用阿娇心里分析的就是觉得还是自己看中的人才最好用,看看严助就知道了。

朝中缺乏能用之人是刘彻即位之初就面对的问题,这实在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了。高祖马背上跑了一生,到了吕后时杀遍功臣就更不要指望她培养人才了。文帝一直忙着补诸吕之乱造成的洞,七王之乱更是叫景帝腾不出手来培养人才。

没有也没关系,天下哪时哪刻缺人才了吗?那就去民间找,再找一批像严助这样能干实事的来。

建元三年九月,汉武帝再次下诏选举贤能之士,天下再次为之兴奋。五湖四海的有智有才之士纷纷赶赴长安,希望得到赏识。

阿娇原以为刘彻又能忙到跟以前一样早出晚归,结果只是每日下午接荐已经叫人筛选过一遍的人。

没几天,还真叫刘彻相中几个,胶仓为文学侍从、吾丘寿王任命为光禄大夫侍中,唯一叫阿娇熟知的还是诏拜为郎的东方朔。

不过跟电视剧大汉天子中把东方朔塑造成汉武帝最器重的智囊不同的是,刘彻似乎并不是太重视他,虽然他也承认东方朔的确才思敏捷、颇有才华。

真正叫刘彻高兴起来的是还是枚皋,他自称是辞赋家枚乘之子,叫刘彻喜出望外。当场命他作赋,没想到枚皋还真不负其父之名。当场立就,才华惊艳。

他同阿娇赞了又赞,兴奋地告诉她:“原来枚乘去世后,朕还惋惜失去了这样才华横溢又有见识的人才。”枚乘曾侍奉过吴王刘濞,七国之乱中上书坚决反对吴王造反。

这样既有才华又忠君爱国的人,儿子竟然也是这样惊艳绝伦,怎么能叫刘彻不高兴呢?

枚乘?阿娇是知道的,因为《七发》。而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所说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刘彻欣赏《七发》是因为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忧民忧国的讽谏之,而在阿娇这里只所以印象深刻则是因为美食。

最新小说: 猫又不想让二传知道喜欢的是他的托球 位面小卖部经营日常 喜欢太监怎么了 玩家角色扮演卡[无限] 阶上春漪 祖传玉佩送老公了!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娇蛮摘月亮 [火影]佐樱黑穿越成春野樱 怀崽王爷住进我的空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