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女生小说 > 高门女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桓家

第三百三十六章 桓家(1 / 3)

第三百三十六章桓家

所谓庙见,是指新妇到夫家的家庙中,告祭祖先,以示婚姻得到了祖先的承认。

从此,这桩婚姻才算正式合法。

对于新妇来说,算是宣告加入夫家的一种形式。

时下,庙见的日子是有讲究的,一般是三个月之后,也有提前的,前朝文帝时留下来的习俗,新妇出嫁后,提前半月左右举行庙见,代表着夫家对新妇极为满意,所以,桓裕才会掐着日期赶回谯国,而不是等到月底二十五日。

当然,常有事急从权,不遵守三月之期。

譬如:五嫂谢幼兰嫁入郑家后,谢尚书数次病危,五兄在一个月后,便领着五嫂行了庙见之礼。

桓裕父母俱亡,除了庙见之外,拜谒公婆之礼,也一并举行。

包括小时候回荥阳的那次,这是郑绥第二次迈进家庙。

庙宇巍峨而华丽,像是新修过一般,单从外面瞧着,都快赶上在荥阳旧址上,二叔公花大手笔新建的郑家家庙了,走过一段长长的青石板铺就的路基,由桓氏族中掌管祭祀的长老和庙祝引着,进入家庙。

过了玄关,中门,进入内门后,抬头就瞧见一长排神位,按左昭右穆的顺序,密密麻麻地排列下来。

郑绥只看了一眼,便垂下头来,跟在桓裕身旁,在司仪的唱喏声,跪拜稽首,行八拜之礼。

尔后,长老洒泼了祭祀的酒水,焚烧了告祭的帛书,才算礼成。

拜谒公婆之礼,是郑绥单独过去祭拜。。

俩人相携退至中门,宽大的衣袖下,桓裕握了下郑绥的手,吓得郑绥忙不迭地抽回,目不斜视地跟着韩妪去了尚衣轩,由韩妪服伺着,换下身上祭祀的玄端礼服,穿上早备好的黑色宵衣。

出来后,她与主持礼仪的庙祝,各自用盥盆洗手,然后,郑绥接过韩妪递上来的圆形竹篮,里面装着供奉的菜食,候至内门外。

之后,由庙祝引着入内,至神位前,只听庙祝口中唱喏:“郑氏来妇,敢奠菜于桓公。”

意思是:郑氏女来做桓家的媳妇,冒昧前来向公公敬献菜食。

在庙祝的唱喏声中,郑绥下拜行礼,把竹篮里的菜食放在公公神位前设的案几上,尔后,行礼再退至中门。

桓裕有嫡母、继母、生母,他继承爵位后,特地给生母徐氏请封了五品县君的诰命,神位虽未入家庙,却附于家庙之西侧,另单独建了一所房子供放,因而献食时,郑绥一共献上了四份供奉的菜食,只在西侧时,行作揖之礼,没有行跪拜之礼。

献食之后,便是长老代为酬答。

郑绥尝了三次赐下来的菜食,以示礼成。

退出家庙,回到住所时,郑绥整个人完全松懈下来,之前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只为不出丝毫差错,毕竟,今日能够进入家庙区域来观礼的人,全是桓氏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或是桓氏数代忠仆。

回到房内,换了身大红祥云纹曲裾,郑绥长长地吁了口气,轻声嘀咕道:“累死我了,比描一幅十六寸的工笔画还辛苦。”

一旁的辛夷见了,不由吩咐婢女去打了热水进来,上前替郑绥揉了揉脖子,“夫人的礼仪,由卢老夫人亲自教导,又有李娘子的言传身教,再大的场合,也断不会出错,哪用得着这么紧张,跟打了场架似的。”

她口中的卢老夫人,是指郑绥平城的外祖母卢氏,李娘子,是指大嫂李氏。

只听进来的晨风笑道:“娘子这是慎重太过的缘故。”

郑绥没否认,的确是她看得太重,反而失了平常,许多礼仪动作,一行一跪,一揖一稽

最新小说: 猫又不想让二传知道喜欢的是他的托球 位面小卖部经营日常 怀崽王爷住进我的空调房 祖传玉佩送老公了!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玩家角色扮演卡[无限] 阶上春漪 [火影]佐樱黑穿越成春野樱 娇蛮摘月亮 喜欢太监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