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袁三娘含笑道:“那就猜对了,我十二。”
这一番话,郑绥却是想起来了,在七公主的及笄礼上,她见过这位袁三娘,当时就觉得她这双眼睛格外与众不同,很是传神,遂特意问了七公主。
“三娘今天是一个人来的?”郑绥记得当时她身边还有位姐姐。
只听袁三娘忙道:“我是跟着阿娘和阿姐一起过来的,阿娘和阿姐在经院那边,要听法师讲座,我觉得无趣,就一个人来这后院了。”
“我和阿姐是跟着阿兄一起过来的,阿兄去了禅房那边找法师,我和阿姐就来了后院。” 阿罗说完,挨着郑绥旁边的石墩坐下。
袁三娘也在对面的石墩上坐下,石墩上早已有婢女铺上了厚实褥子。
只瞧着袁三娘伸手指着这一林的桃花说道:“这儿桃树虽多,桃花又开得盛,却总归显得单调。”
“怎么说?”郑绥侧头望向袁三娘。
又听袁三娘道:“其实在建康,春日看桃花最好的地方,是东城的燕雀湖一带,那儿的桃树沿湖而栽,花瓣随风一吹,全部撒落在湖面,把一池湖水,都染成了粉红色,又因桃树和柳树相间而种,桃红柳绿,相互映衬,若是遇上下雨的时节,桃红含宿雨,柳绿带朝烟,远远瞧去,那景致才是极美。”
“桃红含宿雨,柳绿带朝烟,这一句却是极好。”郑绥笑了笑,“你既然能形容得出这般景致,想必是亲眼见过。”
“前些年,有幸见过一回。”袁三娘于满足中,又带着几分惋惜,“只可惜,这两年我过去,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美的景致。”
不料,却听阿罗说道:“就为了看一眼粉红色湖水也是值得的,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那粉红色的湖水。”
“那湖水是粉红的,不过是花瓣落在湖面上,映衬出来的效果。”郑绥含笑地睨了阿罗一眼,尔后转头望向袁三娘,“不知三娘今年去过没有?”
袁三娘摇了摇头,“还没有,我原是想在那边住几日,可我阿娘不会同意,如今只想着多跑几趟。”
郑绥一笑,“不过,单单为了那桃红柳绿相映衬的景致,也值得跑一趟。”
只听阿罗提议道:“阿姐要是喜欢,我们可以去那边租个屋子,住上半个月。”
“你想去?”郑绥侧头望向阿罗。
“我是瞧着阿姐想去。”阿罗差点就要指着郑绥的脸,说她是一脸的向往。
郑绥想想,也觉得阿罗的这个主意不错,甚为赞同,于是下午回去的时候,还在车上,就和五兄郑纬提起这件事。
“阿兄,你觉得这一句诗好不好?”郑绥把袁三娘说的那句:桃红含宿雨,柳绿带朝烟,写在纸上,递到五兄郑纬手中,好在这牛车上笔墨纸砚都有,牛车又行驶得极平稳,郑绥在车上写字,并不觉得困难。
郑纬伸手接过,看了一眼,眼中尽是惊喜,复而抬头望向郑绥,“这句诗是谁写的?”
郑绥一听这话,撇了撇嘴,“阿兄,怎么就不问,是不是我写的。”
“你肚子有多少墨水,别人不知道就罢了,我还不知……”话未说完,只瞧着郑绥顺手就从案几上拿起一卷书,朝郑纬头上扔去,郑纬忙地伸手接住书,却是没好气瞪向郑绥一眼,“熙熙,你这脾气,怎么越大越长进,我说都说不得了,况且,我说的可是事实。”
“不许说,阿兄再说,信不信我把这一叠书都砸阿兄你身上。”郑绥扬着头,嗔怒地伸手拍向书案前的另一叠书上。
阿罗先噗嗤笑了出来,王十二郎瞧着他们兄妹俩对峙,从郑纬手中接过那张桃花笺纸,看了眼上面那句诗,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