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咋舌半晌,又是三缄其口,无奈道:“孤……”
“无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太子殿下看到的与我所见的景象不同,往后慢慢理解,现在不重要。”
一间不大不小的院子,这里面的夫子教授着谋生相关的技艺。
而教授出来的学子能够在外谋生,得到工钱,往后骊山落不得半点好处。
让李承乾自己在村子里逛着。
张阳回到了山上。
家里,李玥和小武,小慧,李丽质三人还在藏书阁忙碌着。
华清池旁,张阳一个人坐在饭桌边,又看了看四下问道:“那几个小没良心呢?”
王婶端着饭菜走向藏书阁,又道:“公主皇子们去见太上皇了,说是还要去欧阳询老先生那儿学写字,有杨婶看着她们。”
说罢,王婶端着饭菜走入了藏书阁,看来媳妇她们也要在藏书阁用饭了,忙得连个吃饭的工夫都要用上。
张阳看向自己的儿子,小心安爬上自己的凳子,而后伸手抓着勺子,又不知道怎么用。
不多时,王婶抱起他,带着这位小侯爷去另一边用饭。
饭桌上就剩下了自己,张阳端着饭碗看着眼前一菜一汤和一个咸鸭蛋。
好久没有一个人用饭了,也不知道上一次一个人用饭是什么时候。
饭桌上只有自己一人,如此用饭还怪不适应的。
饭是去年新收的稻米,这稻米很香,张阳将咸鸭蛋挖出来伴着饭,夹起菜就吃了起来。
拿起汤碗将汤喝下,这才舒坦地长出一口气。
走入藏书阁中,这里铺满了纸张,墙上也挂着图表。
吃完饭的碗筷就搁在一旁。
要整合骊山的人力资源,再重新进行分配。
接下来的日子有的她们忙。
张阳默不作声拿起一旁的吃空的碗筷离开。
走出藏书阁,见到王婶正带着小心安讲话,教得很耐心。
将这些碗筷洗好,张阳点好炉子,放上一个水壶,再倒上三杯热茶。
茶水端入藏书阁,炉子放在一个水壶就架在上方烧着。
她们四人还在忙着,似乎并不注意到自己来过,见李丽质拿起茶杯喝下一口热茶。
张阳点头,从藏书阁的书卷上找了一卷书,而后坐在藏书阁门口,嗮着太阳看着书。
她们有什么需要也可以随时递上。
时间过得很慢,张阳看着书中的内容,这卷书是随着范阳卢家的遗产而来的藏书。
书中记录的是黄老之学,又称黄老学说,古来黄老学派尚阳重刚,在战国时期就是一种传播十分广泛的思潮。
黄老学说主张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君主治国无为而治,掌握政治要领即可。
当年的萧何,陈平等人也是十分推崇黄老之学。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黄老之学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与个人修养的追求。
不再适用于朝政时局,而以后就成了一些人的生活作风追求。
如果说黄老学说只用来修身养性,也是不错的。
藏书阁内很安静,偶尔还会有几声低语。
阳光很暖和,万里晴空不见云彩,天地间安静得连风声都听不到。
张阳看完了这卷书,再次走入藏书阁,炉子上的水壶轻了不少。
重新给她们添上水,想到家里还有宫里所赐的名贵南方糕点,拿出来也放在媳妇手边。
再从书架上拿出一卷书,这卷书叫作《道原》是黄老学说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篇。
继续坐在藏书阁的门口,安静看书。
又过了一个时辰,弟弟妹妹都回来了,家里又恢复了闹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