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侍卫就将两位道长带到院外。
袁天罡先走入院子,他没有讲话,而是盘腿坐下将肩膀上的包袱拿下来,再是缓缓打开。
看到罗盘和拂尘,张阳不禁好奇道:“袁道长也是要做法事?”
袁天罡坐得端正,“老夫向来不做法事来愚弄乡民。”
又是疑惑,张阳揣着手上前打量再问道:“您这么一坐,怪庄重的。”
袁天罡将一卷卷竹简拿出来,“这些都是老夫遣人去各地所做沙盘的记述,遍及中原十三处所在,还有更北方的人没有将结果送来。”
“北方?”
袁天罡点头,“在北边的更深处,也不知道是不是死在半道上了。”
张阳倒吸一口凉气,古人为了一生成就,连生死都能说得这么轻描淡写,要真是死在半道上了,不免感慨道:“为了大唐富强。”
袁天罡手执拂尘,“这些记述都有差异,可贫道还是无法参悟,需要县侯指点。”
李淳风道长也是站在一旁行礼。
俩人的态度很认真,张阳拿起地上的一卷打开看了起来,这是从岭南带来的,上面写着沙盘每天的变化,一共记录了一百十五天。
又是拿起一卷仔细看着。
好一会儿之后,李淳风又道:“敢问县侯,可有结果?”
张阳朗声道:“拿纸笔来。”
李泰动作迅速,从屋内拿来了砚台与笔,还有骊山特有的粗糙纸张。
众人定睛看着,见张阳在纸上画了一个圈。
李泰确认了自己没看错,就是一个圈,没有其他的。
李淳风正要问什么,看张阳又在开始动笔。
一条直线穿过圆心从另外一端而出,再有一条线从顶部而下,两条线贯穿而过。
张阳继续拿笔开始画,“比如说这里是岭南,这里的沙盘痕迹是一寸五。”
做好标记张阳又拿起另外一卷,“邯郸,二寸七。”
还是拿起一卷,张阳继续在这个圆上做标记,“河西二寸九。”
“朔方,三寸。”
将十三个地方做好标注之后,张阳这才放下手中的笔。
袁天罡屏息看着这个圆,“这是何意?”
张阳笑道:“袁道长难道没有发现吗?随着越往北面走,沙盘上的划痕痕迹也就越长。”
李淳风点头,“确实是这样。”
“我们难道真的是在一颗球上?”袁天罡怔怔自语,面对这种真相此时感觉到脊背一阵发寒,这么多年了历代以来的人在追求的都是什么?
李泰嘴里吃着干果,“为何凭这些就能断定我们活在一颗球上?”
李淳风解释道:“魏王殿下,如若大地真的在旋转,半球往上的点便会越快,若是将沙盘放在这颗球的上沿,那沙盘上的痕迹就会不断画圈。”
张阳瞧着袁天罡包袱中的东西,“袁道长,你这个罗盘不错,可以送我吗?”
袁天罡的目光还在图上,“拿去便是。”
留下袁天罡在这里发愣,张阳拿着罗盘走出院子,再端详这个木质罗盘,罗盘的边沿写着各种标注与符号,如果没看错这应该是个星象罗盘。
用来确立星象的方位以及确定历法。
这可是一个好东西,对媳妇学习经纬度有帮助。
永远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听说他们就可以凭借这种罗盘来确定坐标系。
张阳拿着罗盘回到家中,翻找着媳妇的箱子。
惹得李玥不悦道:“夫君到底要找什么”
“之前看的那卷太初历还在吗?”
李玥打开另一个箱子,汉书都在这个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