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念奴娇14(5 / 7)

和理想的光辉。

诗人没有因为自身的寥落、弱小放弃攀爬,而是一再坚持、顽强抗争,只为心里那座雪峰、为他的理想。对心灵的坚守,不外如是。苏轼,坚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北宋。

苏轼站在原地神情微怔,他是自信的。“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他确信这是自己的词,因为自出川那日起,他确实是抱着这样的志向的。陡然听到仕途的波澜,他郁结的,亦不过抱负不得实现而已。

四十五十无闻焉

,斯亦不足畏也已。

但后世显然不这样评价他,而是记取他在人世浮沉中对道义的坚持,与对心境的磨炼。谁说这些不重要呢?他之功业不行,他以诗文情理名世!

他嘴唇嗡动,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昌耀的诗......写得好。”

唐朝。

杜甫面容整肃遥望夜空。他听懂了,那新文学虽然语言隔阂颇大,但诗心相类。所谓的攀爬,便是人生的求索;指关节揳入巨石的罅隙,便是在说矢志抗争;雪豹、蜘蛛,更是他们惯常用的摹意之象,更遑论其中流露的心志。

——千古文心本相通。

他洒脱一笑,向着李白举酒:“太白兄,可愿与我同攀雪峰?”

李白举杯回敬,意态疏朗:“固所愿尔!”

北宋,神宗年间。

王安石目光灼灼,眼中似乎燃起熊熊的焰火,如同利箭想要撕裂沉沉黑夜。攀登绝顶,追求理想,他之追求变法何尝不是如此?做不成雄鹰雪豹,他便做蜘蛛。

——朝闻道,夕死可矣!

秦朝。

嬴政神情冷峻,他解诗却不沉溺于诗,但他仍要承认名世的诗人自有卓绝风骨。雪峰、心灵的高度,嬴政昂首,他心里的雪峰,便是大秦强盛,万世可传。哪怕万世不行,总要让千万后人仰望。

如此绝顶,他为何不攀?

【苏轼的洒脱往往让我们想起李白,是的,有人评价说,中国古代可以称得上仙才的只有三个人——李白、苏轼,还有三国的曹植。

但李白和苏轼是不一样的,就像网友说的,李白是入世的仙人,他不属于这个世界;苏轼是出世的凡人,他超脱尘世,却仍有着作为人的亲切。所以《念奴娇》的结尾,苏轼选择的是以酒酹月,如果是李白,他就要奔月而去了。】

略显俏皮的话语惹得人们会心一笑,汴京城中的赵匡胤一拍大腿喜形于色:“这说明什么?我大宋也有自己的李白了!”

客栈里的苏轼也是笑眯眯地摆手:“后人太抬爱了。我哪里能和追望太白、子建,忝列仙才之中。”

“我看说得没错。”苏辙第一次不站他哥,“兄长于世俗中超脱,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以凡人之身出世,优游自处,怎么不是得道?”

唐朝。

李白回味了一下这个评价也忍不住笑开:“入世的仙人,出世的凡人,难为他们会说。”

要是能和这位出世的凡人同饮对谈就好了——李白不止一次这样想。

三国。

曹植一边品着仙人凡人、出世入世的评价一边在心里点头:这话说得贴切。能与李白、苏轼二人同登仙才之列,真是他的幸事。

诶等等,曹植猛然抬头看向水镜:“只评李、苏二人却不曾提我分毫,所以我便是这一节讲解中的陪衬?”

还不如不提呢!

【人世苦风波,识尽风波,有人沉沦,有人洒脱。我们庆幸文学史上有一个苏轼,庆幸他在黄

州的重生。如果要为他做一个注脚的话,那一定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悠扬的乐声再次响起,

最新小说: 位面小卖部经营日常 猫又不想让二传知道喜欢的是他的托球 娇蛮摘月亮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火影]佐樱黑穿越成春野樱 喜欢太监怎么了 玩家角色扮演卡[无限] 阶上春漪 祖传玉佩送老公了! 怀崽王爷住进我的空调房